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从技能训练转向策略教学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08:01   

 

 

 


新的知识观和习观认为知识犹如一座冰山。冰面线以上的知识称为明确知识,冰面线以下的知识则为缄默知识。据此,知识广义化地被分为三类:

1、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记忆性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其特点是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传统过分地立足于此,讲深讲透,不利于人的发展。

2、程序性知识(步骤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它对技能的形成具有定向的作用,能直接指导机能的训练和促进技能形成。

3、策略性知识:习者在习情景中对习任务的认识、对习方法的选择和对习过程的调控。本质上是理解力和策略的知识,其特点是在于个人经验(个体性)、嵌于实践活动(情境性),难于传递也难于反思(非批判性)。

传统将冰面线以上的明确知识(主要指陈述性知识)当成知识的全部,认为这些就是给了生一切,加之明确知识具有规整逻辑的特点,它既然是全部,又似乎很好,还能够一点点、一节节线性地,所以线性思维就成为传统阅读的通用思维,而阅读习的非线性真相,那隐藏在冰面线以下的缄默知识(主要指策略性知识)则被得如此顺畅的线性方式掩盖了。

(三)语文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的必然选择

新课标的目标制定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三个维度正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对应体现。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现代阅读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更深层地体现语文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也是策略阅读强调感悟体验、个性对话、多元理解等全新理念的具体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