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假设—求证”生物学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的研究

来源:不详  作者:作者__  更新时间:2005-11-18 10:56:57   

“你们能够解释这些实验现象吗?”

学生开始了讨论,最后,得出了结论:萌发的植物消耗了氧气,与他们前面的假设不一样。

 

一节课非常顺利的讲完了,学生所有的动作都在我的预料之中,而且整个学习气氛都让我满意,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很多都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等途径解决了,学生整堂课都是兴致勃勃,可我总觉得缺少一点什么。缺少什么呢?最近,我读了一篇案例:这节课是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各种新鲜的和干枯的叶片,分别放在黑色的塑料袋中一段时间,然后在来检验叶片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学生在收集叶片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对实验的渴求,同时也产生了要探究的问题。而我则是费尽心思地为学生准备实验,好象是探究式的教学,但问题是我提出的,学生没有真正想探究的问题,实验材料包括实验装置都是我准备的,学生没有自己真正的实验设计,学生的探究实际上变成了手工劳动,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自己的想法,像一个木偶被我牵引,被我操纵,我这节课缺少的是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缺少的是学生智慧的释放。

3、 创设民主课堂,挖掘学生资源

通过一些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可以向学生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一些非典型的教学内容,只要我们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挖掘学生资源,同样,可以让体验“假设——求证”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案例3

民主课堂与学生资源

看图说话

 “眼和视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一部分内容。这节课我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眼球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上课铃响了,我让学生翻开课本,对照课本插图进行看图说话。

一个学生说:“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雷电,一个女孩走进了一间礼品店避雨。”

“能够说得更具体一些吗?”我向学生提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