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方法与途径》结题报告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1 04:22:09   

整合的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十分注重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域界限的交流协作的环境。例如:把要交流和讨论的问题,提前交给生(实验班的同分6个小组),先由同们上网搜集资料,探索,然后组内交流、研讨,形成统一的意见,由小组推选代表,做成电子稿,在班上交流。建立班级QQ网站,把交流和讨论延伸到课外,实验班的同,能主动把自己的意见、独到见解或好的解题方法、遇到的问题,以电子邮件发给其他同和老师,或挂在网站的论坛上,与他人交流和分享。陈杰老师2004年6月成为广东省育厅组织的第一批前往上海接受全国Intel未来育培训的十名骨干之一,并于7月参与培训指导广东省首批未来师。在实验班中贯穿未来育理念,尝试任务驱动型小组分工合作的模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的每个环节之中。

以上是我们天河中子课题组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整合的方法与途径》课题研究和实验中的一些心得,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还望能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批评指导。

四、相关附件

1、陈杰基于TI图形计算器的说课《点到直线的距离》获广东省首届高中数说课比赛一等奖,

陈杰基于TI图形计算器的设计《点到直线的距离》获全国创造性设计比赛优秀设计奖;

2、实验班部分生受邀到穗港澳现代化育交流现场,演示利用TI图形计算器进行数习;

3、陈杰于2002年荣获由中国会中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年度全国“数改革运用TI手持技术”一等奖。

4、陈杰的论文《专一与花心──简评两个基于网络的数互动课例的设计》在全国中小计算机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育》2004年第6期发表;

5、崔海友、王素芳合写的论文《创设情境,搭建舞台》于2003年在天津举行的“中国会中专业委员会” 第十一届年会上交流;

6、崔海友、陈宜强、陈杰2004-2005年参与《几何画板与整合的实践和创新》一书的编写,此书即将作为广州市继续育培训用书;

7、指导生参加2004年广州市首届“卡西杯高中数知识应用竞赛”,共获得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五名,陈杰老师获“优秀指导师”称号;

8、崔海友、陈杰2004年参与编写由人民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考数目标解析》一书;

9、陈杰在2004年3月广东省实验校天河中会议上的交流课《正方体中的线与面》获得成功,得到听课专家与师的一致好评。

10、陈杰2004年6月成为广东省育厅组织的第一批前往上海接受全国Intel未来育培训的十名骨干之一,并于7月参与培训指导广东省首批未来师。

11、崔海友参与《课程材衔接读本──高中数》的编写。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 ,中小信息技术育,2003第1,2合刊。

2.唐文和 刘向永 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DB/OL] ,

http://www.edu.cn/20030910/3090631.shtml。

3.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DB/OL],2004年8月。

4. 黄宇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J],电化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

5. 孙杰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J],广西育,2003年第二期。

6.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DB/OL],2004年8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阅览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