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方法与途径》结题报告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1 04:22:09   


又如一些计算机模拟实验:

“Z+Z智能育平台”为配合“可能性”的,提供了四个课件,它们分别是“三色四分转盘”、“五色八分转盘”、“随机停止的指针”和“数字转盘”。“可能性”的基本目标是要使生积累大量有关概率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了解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事件,知道并且会比较可能性的大小,以便为以后习概率做好充分的铺垫。这样就需要通过掷硬币、摸球等实验来充实活动,感悟随机现象。但是像这种需要大量重复进行的实验,由于受到时间、场地和实验条件的多种限制,用传统手段就难以保证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Z+Z”的这几个课件为大家提供了方便操作的计算机模拟实验环境,从而有效地支持了。下面以“随机停止的指针”课件为例作一简要介绍。

此图是利用课件“随机停止的指针”进行实验时的一个时刻。

“随机停止的指针”可用于进行动态模拟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的数据,分析各颜色所占角度的百分比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让生深刻感受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即大量重复实验后的频率可以作为概率的估计值。由于转盘各颜色所占的角度大小可以改变,这样,进行完一次实验后,改变角度,再进行实验。多次不同实验更充分地显示出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让生进行实验的同时,要引导生观察什么,更要恰当设疑,引发生的深入思考,如观察数据与圆心角关系,提出质疑:为什么表格统计的频率与面积的比值相近但又有差距?

又如下面是来自国外某数网站的Java程序,模拟掷骰子试验,红色为按照概率应达到的值。

可以选择每轮掷1个、2个、6个还是9个骰子,以及每次掷1轮、10轮、20轮还是100轮。

http://www.math.csusb.edu/faculty/stanton/m262/intro_prob_models/intro_prob_models.html

     

2. 实验探究法

实验探究法是指生在师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工具型软件进行探究性习以及对习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或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在这种方法中,具有初级人机交互性的信息处理设备是生对话的对象,生通过机器展现自己的思维,师通过机器的运行再现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进行评价。很多工具型软件如“Z+Z智能育平台”、“几何画板”、“TI图形计算器”都可以为这种习提供很好的支持。例如,几何画板就给生自我动手、探索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当面对问题时,生可以通过几何画板进行思考与协作,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此外,生还可以使用几何画板自己做实验来发现一些规律和现象。实验探究法的特征是方式、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习方式,生由原来只是听、看多媒体呈现的信息转变为自己运用多媒体动手操作、探究习,并且在过程中生进行合作习,它有利于培养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实验校现场交流课《正方体在的线与面》中,把它设计成了生动手探索课,生根据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下图为其中之一),自己动手在电脑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师只起穿针引线的组织作用和画龙点睛总结作用,真正解放了生的思维、促进了生的交流与合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听课师和专家的好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