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漫谈阅读话题的建构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3:53:01   

师就以“詹天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今天的我们?”为主话题,让孩子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圈画品读、想象朗读等手段,走进詹天佑的内心世界,体会詹天佑的高尚品质。这一话题是前一话题的继续与延伸。

  话题之三:
  师:同们,这两节课,詹天佑的事迹一次又一次深深地感动了今天的我们,我们可以推想,他的事迹肯定也感动了当时的中国,我们完全可以说詹天佑是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世纪人物。那么,就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为他颁发特殊的大奖。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詹天佑写一段颁奖词,要写得朴实而真挚。写颁奖词前,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

  这一以写促读的阅读话题,是综合性的话题,以为詹天佑写颁奖词为载体,促使生再次与文本对话,这一次对话,更是前两次对话的升华。纵观这三个阅读话题,虽然主要任务不同,但是都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让孩子们走进近詹天佑,激发对詹天佑的无限爱戴和崇敬之情,其主旨是一致的。
   
   5、生成性策略
    一般情况下,阅读话题大多是师在课前预设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阅读话题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是瞬息万变,在对话推进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作为一名语文师,我们要善于敏锐地捕捉课堂的生成资源,将即时生成的话题,比较巧妙地整合到原有的话题中去,有时候甚至可以根据需要放弃原来的阅读话题,生成新的阅读话题,使话题富有新鲜感和即时性。因为话题来自生,且回到生中,具有更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案例5《威尼斯的小艇》
  师:孩子们,读了课文之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生:课文是写小艇的,为什么要写到夜晚的景色?
  生:课文写小艇的样子,为什么用三个连着的比喻?
  生:……
  师:大家提的问题很有意思,来,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写夜景与小艇作用有什么关系?请大家读读课文,发现威尼斯的夜晚有什么变化?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孩子提出了跟我们讨论的内容似乎毫无关系的问题)
  生:老师,课文前面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而这里却说‘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这残破的桥梁破破烂烂的,不是有损威尼斯的美名吗?”
  师:(一楞,随即道)“同们,俞振宏同的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老师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提过这样的问题。而且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可见他读书是多么仔细!这才叫会读书,来!让我们为精彩的“俞氏问题”喝彩!(“啪,啪,啪!”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 既然问题提出来了,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现在请大家读书,要细细地读,联系上下文以及威尼斯这个城市的特点来读,看看聪明的同们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
  ( 两分钟后,陆续有许多手举起来了)
   生1:老师,我认为这不是真的桥梁残破,而是桥的影子残破。课文说“我们只看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岸边的船都停泊着不动。”船开走了,水还在晃荡,月光一闪一闪的,桥的影子就残破了!
   生2:老师,我以为残破正好说明威尼斯的古老。课文结尾说“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入睡了。”真因为古老,所以桥梁是残破的,这残破,是城市古老的标志。
   生3:老师,我以为残破的桥梁是威尼斯这个城市文物保护意识好的表现。把残破的东西保留下来,这个城市才有魅力。
   生4:老师,我以为威尼斯的桥根本不需要修理,因为课文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等于街头的汽车。”人们上基本上不需要走桥梁,因此桥就不需要修了!
   生5:老师,我觉得有时候残破也是一种美丽!
    
  这是笔者的一堂家常课的片段。从这个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师在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了即时的资源,并将它整合进原先的计划中,生成了新的阅读话题,课堂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迸发出了精彩而独到的智慧火花。

  
  参考文献:
    1、王尚文  《语文对话论》 浙江育出版社 2004年2月第一版
    2、高林生  《新科 新思维》  海南出版社     2003年8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