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第九章神经调节 第六节人的视觉和听觉(第二课时)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7 08:06:23   

  

二、第二课时

  【基本内容与程序】

  耳的结构与功能→听党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光信号是怎样通过眼睛使我们产生视觉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声信号是怎样通过耳使我们产生听党的。

  2.耳的结构与功能:

  教师提出:耳的结构是怎样的?它们怎样适合接受声信号的刺激以致产生听党的?

  然后,让学生们互相观察一下耳的外部结构,并且试一下,当用手掌挡在耳廓后边时,听到声音的感觉是不是被加强了?这说明耳廓有什么作用?……

  教师:声音进入外耳道后,又是怎样作用于耳的内部?听党的感受器部分究竟在哪?

  然后,出示耳的内部解剖结构模型和图。分别介绍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的位置、形态及结构与功能。

  讲解鼓膜,应特别说明它需要维持一定紧张度并保持两侧气压平衡状态时,才能顺利将声波引起的振动继续向内传送。咽鼓管一头开口于鼓室,另一头开口于鼻咽部,它的张开可以使鼓室内气压得以同外耳平衡。可尝试让学生做这样一个试验:吞咽时,若用手指堵住鼻孔,会感到耳内很不舒服。如果这时还不张口,并仍用手指捏住鼻孔,则会感到听力减弱。然后放开鼻孔,再做一下吞咽动作,则不适感可立即消失。教师对这一试验现象做出解释,可使学生从刚才的体验中去理解咽鼓管的功能与鼓膜的作用。

  介绍三块听小骨的形态、位置时,要特别说明:它们一端以锤骨连于鼓膜内侧的中心,另一端以镜骨接触于内耳前庭窗(卵圆窗),能够使声波引起的鼓膜振动,通过这三块悬于鼓室中的听小骨继续很有效地传达于内耳。并可以指出,患中耳炎若使听叫、骨受到损坏,可以导致声波传导障碍而引起听力下降。

  介绍内耳结构时,应首先说明前庭,半规管及耳蜗都是相互连通的骨性壁管道,其内部都充以较稀薄的淋巴液体。然后出示内耳部分解剖示意图,分别讲解耳蜗结构及其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及其位置觉感受器。

  3.听觉的形成:

  教师:了解了耳的结构之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听觉产生的过程:声音→外耳→中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第8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中与听觉有关的部分)→脑内听觉传导通路→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在此形成听觉意识。

  4.耳的卫生保健:

  谈到耳的卫生保健问题时,教师可问一问学生,哪位同学曾患过耳病、患的是什么病、有过什么症状、怎么治疗的、为什么会患这样的病等等。鼓励学生发言,把自己的体验告诉给大家,这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地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是很必要的。也应自发性地提出些有关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效果会更好。

【板书设计】

  二、耳与听觉

  (一)耳的结构与功能:

  1. 外耳 A. 耳廓:收集声波
        B. 外耳道:传声波至鼓膜

  2. 中耳  A.鼓膜:随声波振动并带动听小骨振动
        B.鼓室:内悬听小骨,并有咽鼓管通于咽
        C.听小骨:将振动传至内耳

  3. 内耳  A.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B.前庭和半规管-内有位置感受器

  (二)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产生冲动)       (产生听觉)

   (三)耳的卫生保健

  怎样处理外耳道异物?怎样预防外耳道疖?怎样预防中耳炎?怎样保护鼓膜免受振伤?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