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自主、合作、探究”关键还是教师的主导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5-31 02:05:32   

近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新课程改革?什么是新课程理念?从我所看到的教学第一线的情况和所听到的教学第一线的声音,似乎只有三个响亮的词──自主、合作、探究,而且是言必“自主、合作、探究”,上课必用“自主、合作、探究”,似乎离开了它们,就不是新课程改革,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了。

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教师,我觉得现在的语文课上得真是眼花缭乱,让人越来越感“兴趣”了,课上动辄小组讨论,接着大组汇总,最后全班交流,就像搞教育论坛,你一二三四,我甲乙丙丁,热热闹闹,“争雄逐鹿”,每一篇课文标题就好像是一个论坛主题。其实,在我看来,简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进一步强调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正确,但是,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仍是关键之关键,“自主”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合作”应该是教师带领下的合作,而“探究”则更应该是教师主导下的探究。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是弱化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为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要帮助学生揭示学习规律,和学生共同探究、总结学法等等,没有教师的主导能行吗?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主导”,而不是“主讲”。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读书感悟内化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或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或对学生碰到的疑难问题和理解上的偏差、认识上的模糊,去进行巧妙的点拨,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确的轨道或促其顿悟,该作必要讲解时也不应回避。当然,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合理想象,善于质疑。这一切有哪一项又能离得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我想,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改革语文教学,教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但这并不是说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应该说,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一步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的要求是更高了。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哪里?

无论讲不讲“自主、合作、探究”,我想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认识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偏差,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的主导作用还是应该体现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道理人人都懂,但要实践起来似乎就不那么容易了。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教师只有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向学生施以影响;只有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兴趣。

其次,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积极进行学法研究,加强学法指导方面。要使学生不但有兴趣学,而且还会学,善于学。只有同时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才能协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应增强学法指导意识,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维方法的训练,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使学生学会过渡到会学。

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用好教材,“瞻前顾后”地备好每一节课,铺垫练习教师要精心设计,以旧引新,在新旧之间架起桥梁,为学生自学奠定基础,使学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实现知识迁移。

三、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来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设置问题巧妙、新颖、悬念不断,再加上丰富的情态语言,就能把学生带进一个又一个思想境界,使他们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不断地用心思考,面对各种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豁然开朗。这样,就能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较好地完成一个个教学目标,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举自己上《公输》一课的导入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一)实录

师:板书“公输”和“墨子”,然后请同学们在自读文下注释的基础上拓展思考:由公输、墨子两个人名你能想到哪两个成语?请想到了的同学自己上来写在黑板上。

生:两个学生同时上来写了,且答案完全一样,一个成语是“班门弄斧”,另一个成语是“墨守成规”。

生:(其中一名学生起来介绍)“班”即鲁班,也就是公输班(盘、般);“墨”即墨子。

师:“班门弄斧”和“墨守成规”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生:“班门弄斧”是指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墨守成规”是指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