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及其思考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01 11:48:31   

效果可想而知。

    国门开放,西风东渐,使得一些颇具现代气息的中小学,或出于本意,或应主管部门之命,为加快与世界接轨,打造学校品牌,大化功夫进行双语教学,先是音体美,接着是政史地,语文学科双语教学也纳入了计划并付诸实施。

    也许,有人会说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国际间的文化交融,是把汉语推向世界的终南捷径。

    事实上,从总体来看,大批中小学生,包括部分大学生,汉语的水平令人担忧。在目前条件下,如果要用相对陌生的英语来上本来就水平不高的语文课,结果不言而喻。双语教学的“人来疯”、“一窝蜂”,大概也只能增添一些“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类故事的翻版!

    我们曾经有过一大批像老舍、朱自清、曹禺、钱钟书、朱光潜这样的学贯中西的大家,然而这是否能成为让所有的人、特别是中小学生向他们靠齐的理由呢?如果真是这样,貌似“美好”的想法只能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结果只能是折腾了一代人。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指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字的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用英语讲授就本末倒置了。”

    双语教学,宜三思而后行。

    语文学科的双语教学,是否能缓行,或者不行呢?
    母语需要纯净,需要在纯净中活力无限。

附注:

①.王元骧,《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②.《生命的意义》,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式社,2002年8月第1版③.转引自李金密、张金泉文《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影响因素的比较及其启示》,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2期,P63④.黄耀红,《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中国教育缺什么》,朱永新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P197⑤.《齐鲁晚报》,2003-10-13⑥.《沉默的声音》,雷光译,《法国作家论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P549

上一页  [1] [2] [3]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