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扎扎实实搞好培训,确保课改顺利实施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33:33   

此文被“全国中小师继续育网”收录                      
                     扎扎实实搞好培训,确保课改顺利实施
                  ------基础育课程改革师培训工作介绍

    从2002年9月起,我们连山区作为省级实验区,进行课改实验推广工作。在市区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我区育实际出发,调动各方力量,开展全面协作式课程实验,积极营造有利的课改氛围,整个实验区的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几个月的实验与探索,我们与时俱进,在习中实施,在实施中探讨,在探讨中研究,在研究中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国家基础育课程标准和实验材能否落实到位,关键取决于实验队伍的素质,因为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走向,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搞好基础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国家基础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的把师资培训工作确定为课改实验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集中精力,从严从实地进行师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化,网络化,促使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集思广益,确定培训思路。
    课改工作在我区启动后,我们便成立了以主管育副区长为首,育行政和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区开展课改工作的整体思路。其中师资培训工作无可争议地成为首要工作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结合我区自身实际情况,以区育局文件的形式下发了《连山区基础育新课程实验培训计划》。全区各中小也加强了实验管理和研究的力度,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以主管业务领导为主的课改指导小组,制定了科的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对本校课程改革进行全面规划、组织、指导。保证了实验工作的实效性。我们确定的整体培训思路是:各级领导、师、研人员必须接受课改培训,并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实验边培训,边培训边研究”的培训原则,将培训、实验、研究有相结合,构建新的培训模式。在形式上采取“五结合”的做法,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通识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即时性培训相结合、部门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专家培训与研人员培训相结合。在培训效果控制上采取“边培训边验收,边培训边总结”的做法。这样多层面,多形式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育行政领导和师理解新课程的能力 。为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培训策略。
    (一)重视启动阶段的培训工作。在课改实验启动后,我区先后组织参加了上级部门的培训活动。首先是接受上级对区级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区育局及进修校领导接受省级管理者的培训(2人);进修校中小研员及部分骨干师参加国家、省课程标准及新材的培训(39人);区育局有关领导、师进修校领导、中小研员及实验校的管理者参加市里的通识培训(150人)。在此基础上,我区利用假期组织了两轮不同层次地培训工作。一轮培训:育局、师进修校对基层校领导及全体实验师的通识性培训。七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参加培训人数达1300人, 培训采用收看大 屏幕投影的形式。收看的具体内容有:郭元祥博士的《基础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观念与目标》;叶子博士的《新课程的特点与解析》;傅道春授的《课程与师的行为变化》。我们选的内容从宏观理论到具体的课标,再到师行为是很有层次的,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轮培训:科培训即课程标准与新材的培训。主要由区师进修校中小研员承担,并邀请了部分市里研员。采取了听讲座、看示范课、研讨互动的参与式培训模式。中培训12个科,累计20天,培训实验师571人,小培训5个科,累计14天,培训实验师480人。
通过多层次的培训,实验师认清了课改的背景,明确了课改的意义和目标,使我区各校的领导和实验师首先从理念上走进了新课程。
    (二)加强实验进程中的培训工作。课改对于师来说,实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和调整自己的育思想,行为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习,不断地总结,实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抱着科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改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还需要一一加以研究。为课改理念尽快地转化为广大领导与师的课改行动,及时了解和指导新课改实施情况,育局和师进修校从期初开始就制定了周密的视导检查制度,以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