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按中文意思是指“启发指点,使有所认识”。历史启示是指从历史上的人和事的经历或结果中所总结出来的可供后来人借鉴、少走弯路的认识。“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学习历史的主要作用之一。人类的历史活动丰富多彩,历史启示也千差万别。而每年的高考中几乎都有“启示”类的题,复习备考时应加以重视。下面以中国史为例,略举一些“启示”,希望对考生有所“启示”。 中国古代夏、商灭亡的启示: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缓和社会矛盾,才能长治久安。 中国古代盛世的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正确的连贯性的政策、制度的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吏治清明(廉政建设)、重用人才、善于纳谏、博采众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并举;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正确处理民族、对外关系,民族间、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先进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 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坚决彻底、善于用人;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行之有效;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遭到守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甚至是血腥的斗争。 北宋“三冗”的启示:加重了国家财政困难,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政治稳定;精兵简政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保证国力强盛。 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是资本主义的对手。 太平天国对中国革命的启示: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只有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为革命赢得群众基础;必须进行不断的思想整顿,净化革命队伍,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攻敌人力量薄弱的地区,不断发展革命力量,才是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必须认清中外反对势力的反动本质,做好两手准备是革命胜利的关键;农民阶级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 戊戌变法的启示:改良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 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封建必须与反帝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联合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发展;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中国民主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启示:资本主义作为新兴的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有机会就会发展;封建势力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独立是近代化的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的产生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条件。 大革命失败的启示: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中共开辟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启示:必须从实际和国情出发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学习外国经验但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出路;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中得到的启示:中共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订政策;中共走向成熟,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中的突发事件。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的启示:只有在中共的领导下,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得与失的启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订方针政策;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进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必须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健全党纪和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民主化、法制化建设。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后,中国现代化才迎来了新纪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必须根据国内外情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科技产业;必须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