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某观点,分析说明某问题。 解析:这种设问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大的方面,比如“运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知识”,只相当于给你界定学科知识范围;二是从小的方面,即具体观点,比如“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运用抓主要矛盾的观点”等等。回答这类设问,不要写太多的观点,应该简要说明观点,侧重分析问题。如2004年高考题,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在答题时用一句话把主要矛盾原理写出来,大量的篇幅和笔墨放在阐述“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上。 答题思路:①简要写出教材相关观点。(注:如果是具体观点,只回答这个观点;如果是宏观的学科知识范围,选择一两个、最多不超过三个最能够说明该问题的观点。)②分析该问题,要多阐述。 2、材料是怎样体现某观点的? 解析:比如,“材料是怎样体现党的领导方式的”、“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这种设问考查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掌握该观点的具体内涵,又要与题设材料相结合,做到材料与观点一一对应。特别注意,如果该观点的具体内容有多个方面,那么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如何体现党的领导方式”,而党的领导方式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所以在答题时也要从这三方面分别作答。 答题思路:①首先回答该观点的具体内容。②找材料,将材料与观点的具体内容对应起来。(如观点A包括A1、A2两方面,则:哪些材料体现A1;哪些材料体现A2。) 3、材料给我们什么(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启示? 解析:这种设问最好回答,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如果材料中的做法是正确的,收到了积极效果,我们按照它的做法做就是了;如果是错误的,导致了不良后果,我们则尽量避免这些做法,或者按照它的反面去做。 4、说明几者之间的关系。 解析:比如,2004年春季全国文综:从黄山风景区对“疲劳”景区实行“轮休制”分析黄山风景区经济开发与景区保护的辩证关系。还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在回答时,必须把这几者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如果我们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用“只有……才……”这样的句式把它们连接起来。例如,“请你分析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5、有什么(政治、经济)意义? 解析:这种设问比较常见,对学生而言,难点在于不容易答全,经常遗漏要点。回答“意义”题,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哪里。然后我们在前面加一个“有利于”就可以了。 答题思路:经济意义一般从国家、企业、个体(劳动者、消费者、企业经营者、纳税人、储蓄者等)三个方面阐述。政治意义一般从主体入手:党、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民族、国际关系。还有一些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以此作答: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