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历史课堂教学讲解的技能(下)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5 10:23:12   

三、讲解技能的类型


1.讲述法


讲述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授具体历史知识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对史实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具体内容,从而形成历史表象。


讲述法可分为以下主要方式:


(1)叙事性讲述——叙述法。


叙述是指历史老师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具体的讲授。


特级教师陈毓秀是这样讲述《土尔扈特万里归国》的情节的。


首先,作为情节的开端,她交代了土尔扈特西迁的原因和西迁后遭受沙俄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接着,通过下面一段叙述,为其万里归国留下了伏线:土尔扈特人民虽然远离祖国,却始终不忘祖国。向清政府纳贡,清政府也派大臣探望他们。他们参加蒙古族的各种会议,到西藏熬茶进香,他们跟蒙古族其他各部互通婚姻……


情节的发展,围绕着沙俄统治者变本加厉地压迫进行叙述,说明渥巴锡回归的正义性。经过了一百多年,当年轻的渥巴锡继承汗位时,俄国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在土尔扈特部的四周修筑堡垒,驻扎军队,沙俄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后,又向他们颁布命令:16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送到战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渥巴锡汗决定:发动起义,回归祖国。


情节的高潮是一段生动的描述:经过几次秘密会议,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之后,1771年1月5日,土尔扈特部武装起义爆发了!在握巴锡率领下,歼灭了监视他们的沙俄官员和军队,烧毁了宫殿村庄。渥巴锡骑在马上,举着鲜艳夺目的彩条旗,带领17万部众,分三路离开了伏尔加河下游,在皑皑白雪的映照下,向着祖国前进。整个队伍发出了震天动地呼声:“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我们要到太阳升起的东方去!”


东进的队伍迅速前进着,十多天的时间便跨越了千里草原,穿过了冰封的乌拉尔河。困难越来越多,6月初炎热的天气,长途行军和战斗的疲劳,饥饿和疾病的煎熬,以及亲人在行军和战斗中伤亡的痛苦……7月初,历时半年,行程一万里,土尔扈特人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为了摆脱奴役,回归祖国,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牛羊牧场全部丧失,人员死亡过半。


情节的结局,作了这样的说明:乾隆帝闻讯立即派大臣安置他们放牧的地方,发放了大批牛、羊、马、粮食、茶、布匹、羊裘……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建家园。乾隆帝还把渥巴锡等首领接到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他们,在一系列的游园和宴会中倍加慰劳。在新盖好的普陀宗乘之庙里,乾隆帝亲自写了两块碑文,记录下了土尔扈特万里归来的经过,石碑现在仍保存完好。


最后,以“土尔扈特万里归来,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诗篇”的结语颂扬土尔扈特万里归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描写性讲述——描述法。


描述就是对于某些重大历史场面、典型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特征和行为表现,用具体细节和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的一种叙述方法。描述的作用在于表现出形象、真实的历史“特写镜头”,使学生对历史实际情况的感受更为强烈。我们所要描述的对象既可以是历史人物、科技成就、战争场面,也可以是地理环境和生产劳动的场面。


①描述历史人物形象,刻画其心理状态,能够突出时代赋予人物的特点。例如,教师在讲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时,结合课本插图,对秦始皇作出如下描述:“动作傲慢威严,身穿龙袍、头戴冕旒,前后挂满了珠宝,每边12排,这是当时最尊贵的标志,他手指前方,一副唯我独尊的气势。”这段描述不仅刻画了秦始皇威严、傲慢的外形,而且剖析了这位首代帝王自恃功高、唯我独尊的内心世界。


再如,有一位教师在讲英法百年战争中奥尔良解围之役时,这样进行描述:“1428年,17岁的少女贞德换上男装,带领同乡去见法国王子。王太子给她一支人数不多的骑兵队,让她去解救奥尔良。当时,贞德是与咱们同学年龄差不多的少女,她面对强大的英军,毫不畏惧,身先士卒,挺身冲进英军阵地。远者矛挑,近者剑刺,杀开了一条通往奥尔良的血路。奥尔良城内的法军看到援军,土气大振。他们和许多拿着各式武器的市民冲出城来,杀向英军。经过激战,5月8日,英军被内外夹攻的法国军民打得落花流水,撤围逃跑,奥尔良城转危为安。居民倾城而出,夹道欢迎贞德进入奥尔良,亲切地称她为‘奥尔良姑娘’”。这段生动描绘,突出了贞德的勇敢和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②引用历史人物的原话或历史事件参加者的对话,能增添讲述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许多人劝他逃走,他拒绝了。他慷慨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劝梁启超逃走,梁启超要他一起走。谭嗣同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谭嗣同被捕后,在狱中墙上题诗,其中两句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前,他悲愤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死时年仅33岁。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讲述,这位维新志士的爱国献身精神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心中。


③描绘历史事物的具体情景和历史事件的场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讲“洋务运动”一节时,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江南制造总局”是一个封建的军事衙门,教师作了这样的描述:“大门两侧站着四个全副武装的清兵,工人每天上班都要挂个腰牌,即表示身份低下,受官吏监督,‘不会随意去留’,人身是不自由的”。“管理总局的官吏由清政府派遣,最高的‘督办’由两江总督兼任,实际管理的是‘总办’和‘会办’,多半由李鸿章、曾国藩的亲信和亲戚担任”。教师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事例:“总局”曾请了一个巫道法师来厂施展了几天法术,以保总局平安。这位教师以其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群封建官僚随在法师后头叩叩拜拜的丑态,把其封建落后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又如,北美独立战争中就康华利呈剑的一段历史,课文是这样写的:“10月19日,英军总司令康华利把它的宝剑呈给华盛顿,八千英军放下武器投降。这时距来克星顿的枪声恰好六年六个月。”教师根据教材,结合插图来描绘当时的场面:“来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以来,整整经过了六年零六个月,到了1781年10月19日,被围困在纽约附近约克镇的八千英军,终于败下阵来,被迫投降。英军总司令康华利低垂着脑袋,恭恭敬敬地用双手呈上宝剑,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却昂首挺胸把宝剑接了过去。当那些服装整齐的英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跟前,放下武器的时候,美军乐队欢快地高奏《天翻地覆世界倒转过来了》。康华利呈剑,英军投降,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通过对历史人物,穿戴服饰、动作姿态的描绘,把康华利呈剑的历史画面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