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小学外语早起步的研究与实验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2:06:13   

育内容和育方法以及优化校长、师队伍的现代化基础育模式已初具规模, 为全面实施素质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外语实验, 促进了生素质发展。

提高素质育必须着眼于生, 既研究他们的基础条件, 又要开发他们未来发展的潜能, 这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因而, 外语实验坚持三个“早”字, 即外语早起步、潜能早开发、实施早慧育。6~10岁儿童是语言最佳发展时期, 尤其今天的儿童, 在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的大环境下, 无论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都优于过去, 他们的潜能是大的, 只要经过科的早期开发, 他们潜在的各种才智、能量, 便会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一项提高儿童素质的系统工程。由于把“外语早起步,潜能早开发, 实施早慧育”作为一种育思想和原则, 因而, 中“以人为本, 因”, 千方百计把生的主体潜能充分开发出来。它不仅推动了外语新模式的构建, 而且积累了一些开发潜能的规律和途径。在前班六岁儿童外语启蒙育中, 我们发现生的观察能力、迁移能力都很强。如前班在习表示复数单词之后, 生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对老师说:“是不是表示复数单词后面都加s或es?”经过一段习, 有的生问老师:“怎么没有Z打头的单词?”师十分高兴, 对生说以后会的。生的潜在能力更加坚定了“高起点”──听说读等同步的改革信心, 加快了知识向智能转化的步伐。外语有两个倾向: 一是“盲”,只会说, 不会写; 二是“哑”, 只会写不能说。因此我们从入前班那天开始, 即进行听说读写同步的高起点。实践证明, 生不仅能听会说, 而且能读会写。上海华东师大章兼中授来我校讲, 当他看到我们前班能听说, 会读写, 感到很惊奇, 他说上海都是从三年才开始听说读写。六岁儿童有那么多潜能需要我们去开发, 不但有潜能, 又能开发, 但不能滥砍乱伐, 必须讲科, 遵循规律, 因, 促进生整体素质发展。在实验中逐步积累并总结出外语基本经验, 即“三早”(早起步、早开发、早慧育); 四同步(知情同步, 字母、拼读、语义同步, 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步, 四素“听说读写”同步); 五结合(课内外结合、左脑开发与右脑开发结合、课堂与现代化手段结合、科研与结合、中与外结合)。外语实验促进了现代化育整体改革, 反过来, 现代化育整体改革又为外语实验提供了现代化设备和一系列有利生素质发展的育机制。因而, 实验班不仅外语得好, 带动其他科, 而且身心素质、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全面发展。他们兴趣广泛, 能读外语读物, 讲外语故事, 表演节目, 开外语主题班队会, 搞外语手抄报、美术日记和外语智力竞赛。1~4年生有20~40%参加双休日的英语角活动, 五、六年最多, 有60%参加。有的生成为英语角“老”活动积极分子。外语实验班还搞现代小材试验。他们积极参加“校中校”等各种活动, 近二年来获绘画、书法、歌舞、演奏、球类和棋类体育、作文、数等25项竞赛活动, 有89人获国家、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有的作品还获国家奖。

《现代中小育》1999年第7期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阅览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