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关于小学外语课开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2:08:3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语育界受到普遍关注。为适应形势的需要,近年来不少有条件的地区,尤其是沿海开放地区,开始在小的中高年级开设英语课。我国育部门对小的外语育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也没有制定统一的小外语大纲,但政策上支持部分城市在小进行外语育,并鼓励社会力量从事低年龄段的外语育。由于低年龄儿童对外语的习具有年龄及心理上的优势,在小阶段开设外语课,有可能促其以后外语习的成功。但由于目前中小衔接不尽如人意,中存在浪费现象,生的总体外语能力与初中开始习外语的生并无明显差异。这种现象并非否定了小开设外语课的必要性,而是对中小外语的衔接、材的编写、内容方法的系统性、整体性与一贯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小阶段开设外语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直是外语育界及政府育部门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及心理语言角度出发,力图探寻儿童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及适合儿童外语的方法途径,以期对外语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启发。

一、小阶段是生开始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时期

(一)脑功能的成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为小习外语提供了可能心理一般将个体3—6、7岁这一阶段称为幼儿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脑重增长迅速,至6、7岁时接近于成人水平(达到成人脑重的90%),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成熟和发展。神经纤维及分支增多并迅速髓鞘化。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儿童在6岁末,几乎所有的大脑皮层传导道路都已鞘化,这有利于神经传导更准确、迅速。同时,幼儿期大脑皮层各叶相继成熟,皮层抑制功能迅速发展,第二信号系统(言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①这使儿童具备了习第二语言的生理机制。

(二)心理语言为小阶段开设外语提供了理论依据心理语言(Psychlinguistics)认为,语言产生于个体认知发展的一定阶段。皮亚杰(Jean Piaget)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每一阶段诞生与上一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标志儿童获得了适应环境的新的方式。其中他将1.5或2岁—7岁这一年龄段称为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产生的标志就是儿童开始使用象征符号,儿童的符号系统开始形成,而语言的实质上即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并约定的象征的符号”。②在此阶段让儿童接触第二语言,符合其认知发展的特点。

(三)小一年级生语言发展的特点适合进行外语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1.5岁左右—6、7岁是语言习的关键期。儿童从出生到1.5岁左右是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从1.5岁左右开始,儿童即进入语言的发展阶段,从语音、单字, 到电报句(双词、三词组合)、完整句;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严谨到灵活;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灵活, 儿童的语言逐步走向成熟。③在有条件的家庭, 双语可以在这时同时进行,幼儿可以自然而然地在两种语境中掌握并运用两种语言而不使其相互混淆。这说明儿童很早就已具有接受双语育的能力,因此第二语言习宜及早开始。

二、小外语宜采用情境法

儿童期的语言习具有一定的刻板印象特征,会影响个体将来的语言习。因此,在外语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方能符合语言发展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外语的习不同于母语,它没有真实的语境可以供儿童参与并模仿,但语言发展与获得的规律是一致的,我们需要从语言获得理论中寻找语言习的共同规律。关于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内掌握结构极为复杂的语言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三种语言获得理论,其中有影响的环境论和认知论皆认为,语言是个体在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特别是在和人们的语言交流中,以及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第二语言的宜采用情境法,让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习外语。

(一)情境符合儿童的认知特征

认知发展心理认为,儿童在4—7岁已开始从象征思维向运算思维进展,但仍属直觉思维。7岁以后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的最重要特点表现在它的“具体性”上,这种思维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的帮助下才可以顺利解决,但在纯粹言语叙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则比较困难,他们只能对当时情景中的具体事物的性质和各事物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思维的对象限于现实所提供的范围,但不拘泥于直觉或执着于客体的某一状态。儿童认知结构的这一特征决定了该阶段育模式的创建应倾向于具体性、直观性、灵活性。因此,小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