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管与不管大相庭径!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4:47:02   

江苏省金坛市涑渎小  徐吉华          
        
    我校一位师在执二年级口语交际《买文具》时,设计了买卖的情境让生表演。生各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第一位“顾客”说:“阿姨,请问练习本多少钱?”“营业员”说:“小朋友,十元钱。”正当师夸他们有礼貌时,不知何处冒出一句:“要十元钱吗?”“多少钱就不用管了!”师对这一“冷枪”显然很不满意,“我们主要看他们是否有礼貌,请有的小朋友不要乱想。”随着老师的斥责,生真的“规矩”了,之后再也没有质疑、辩驳,始终围绕“有礼貌”练习说话。习热情骤然“冷”了下来。
    无独有偶,在我市英语评优课上,一位老师在执Shopping时,也创设了购物的情境。营业员(老师)在卖文具盒时,提出需要Ten yuan。顾客(生)则不满意地说:“No,five yuan.”“营业员”会心地笑了,他没有指责生的跑题,而是抓住这一锲机与生“玩”起了讨价还价,最后以seven yuan成交。课堂上一片欢笑,充满了和谐。生的兴趣更浓了,积极地参与到讨价还价的买卖中,在会购物的同时,已熟练地掌握了英语的购物口语。该课得到了一致好评,获得了市一等奖。
    以上两个案例表明,管与不管大相庭径!首先,从生的习兴趣看。管是师针对生的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案,把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习内容。迎合了生的口味,生则充满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中,自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习效果。相反,不管则扼杀了习的积极性。其次,从师创设的情境(模拟生活)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买卖处处存在着讨价还价。管即引导生讨价还价则更符合生活实际,使生在更为“真实的生活”中实践,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相反,不管则使模拟的生活情境缺失了“半边”。再次,从师制定的习目标(会购物)看。会购物不仅包括会使用买卖时的语言,还包括能物有所值地购买商品。管即引导生合理地讨价还价,生在进一步增强购物能力的同时,轻松地掌握了购物的语言!相反,不管则用十元买一本价值仅零点五元的练习本,能称得上会购物吗?生是社会的一员,随时都参与社会的买卖。如今,买卖还存在欺骗行为。因而,会鉴别物品、讨价还价的方法也就至关重要了。 
    《新课程标准》指出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