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培养特长不等于素质教育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4:47:01   

金坛市涑渎中心小  徐吉华
  《大纲》的修订,《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无不是为素质育迈出坚而有力的步伐。各类校也对素质育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但有些校对素质育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把素质育简单的等同于培养特长。认为生字写美观,会弹钢琴等就是高素质。因此,物色了几个自认为有发展前景的生,进行专项训练,或是音乐,或是体育等等。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所谓的“素质育”。一时,亦炒的沸沸扬扬。冷静思之,小阶段,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增强素质,还是挖掘潜能?基础育能否和艺术院校等同视之?再看那些生,本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被剥夺,为了那一技之长,付出了血的代价。运动员基础知识差,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思维不灵活。书法能手身体单薄,风吹欲倒,有的表达能力极差,有的五音不全等等。留下了对今后发展极为不利的因素,难道说这就是素质育吗?
    素质育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使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而生的特长只是其中之一,决不能为了校的一点荣誉,片面强调生某一单项素质,荒废了其它素质的发展,以点代面,只能毁了生的前途。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关系,探索实施素质育的途径。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华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享誉国内外。然而,他并非出自于正规的书法院校,而是一位地质工人。同时还是一位书法育家、演讲家、诗人、音乐家、国家二级运动员。他的成功来自童年时锻炼了综合素质,童年时,他爱动手做各种玩具,喜爱画画,过手风琴,爱好写诗,坚持跑步锻炼身体。庞中华先生说过,人必须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某一领域深入发展,同时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如果一个人仅字写的好,充其量只能满足于自己写字和模仿。若还有一定的创造力,那么他便能成为书法家。若具有一定的写作、演说才能,便又能成为书法育家等等。总之,综合素质越强,发展前景就越大。庞中华先生生动地给我们剖析了综合素质对人发展的重要性。倘若他是您的生,您会把他训练成运动员、小作家、小画家,还是音乐能手。但可以肯定的是绝非书法家,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小育是生一生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为今后习作准备的。我们必须从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出发,树立正确的素质育观。不主观的给生今后的发展定位,过早的把他们限制在某一狭隘的领域内,畸形地发展。当然,我并非反对培养生的兴趣,相反我们必需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培养生的兴趣,发展生的特长。只是在此希望大家认识培养特长与素质育的关系,让生自主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此文发表于《成才导报》2002-5-1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