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关注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4:44:22   

育引导得法,它能促进生自觉地积极向上、严于律己。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为孩子前进的“发动机”。一旦人的自尊心丧尽,接踵而来的就是破罐破摔。在这种心理背景上,就难以对其进行育了。儿童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前苏联著名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它比作“玫瑰花上一滴颤动欲滴的露珠,”一不小心就会把它碰掉了。因此,我们在做生工作时,应当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生的自尊心。当生出现过失时,利用成长手册的“心心相印”栏目,及时跟生交流,这样,既能起到生的目的,又能很好地维护生的自尊,避免了生当众出丑的顾忌。同时对于个别的问题生,还可以在“心心相印”栏目中跟生风趣地订个“君子协定”,只要他改了,就不再声张。

    利用成长手册做生工作,还应注意提意见的技巧,只要认真研究与对待,一定会有不错的收获。对此,我有以下建议:
    一、提意见时,应当向生传递正面的积极信息。同样一句话,从正面去说和反面去说,效果大不相同。无论孩子有什么缺点,犯了什么错误,师都应该从积极地方面去说,从正面给生指明方向,而应极力避免提审、揭丑、训斥的方法。也就是说,提意见首先得建立起一个与生心理相容的基础。当生经常从师的语言中感受到真正的爱护与关心,才能增进对师的敬重、喜爱与信赖,因而也就容易接受师的意见与批评了。
    二、提意见时,应抓住问题的关键,不出毛求疵。给生提意见,最忌求全责备,反复唠叨。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师不应要求孩子面面俱到,样样好,而是应当多赏识,多鼓励。要知道,即使是金玉良言,也不应该再三重复、啰啰嗦嗦,否则就会成为陈词滥调,长此以往,不仅对生起不到育做用,而且会造成沉闷、厌烦的课堂气氛,使孩子变得麻木或任意胡为。因此,给孩子提意见,一定要就事论事,简明扼要,抓住关键,不在小事上纠缠不休。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提意见的方式,以供参考:
1、鼓励式:“你最近进步挺大,再认真一点儿,你的进步还会更大。”
2、商量式:“你看看采用老师的主意行不行?”
3、劝喻式:“这么做好像有点问题,再想想看,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4、信任式:“老师相信你会做好的,再加把劲吧!”
5、肯定式:“你能及时改进,很不容易,相信你写字不认真的问题也一定能改好。”
师的工作,在塑造生的心灵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需要十分的细心和谨慎,来不得半点任性和粗糙,因此,在我们对孩子采取某种态度和行为之前,应该先问一下自己:这样做对孩子合适吗?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