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4:23:58   

生:劳动致富!劳动致富!(众笑)     
师:好。既然大家这么多美好的想法,请写下来,作为今后的见证。     
(生作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既有平民化的梦想,又有伟人般的梦想,其创造是与梦想联系在一起的,真正享受到了习的乐趣,其享受就表现在这些创意中。
六、让我被一份真情感动   
有一部电视剧叫《渴望激情》,其实,岂止成人渴望激情,孩子们也希望拥有一份真情,一份感动。有96.6%的孩子表示了“让我被一份真情感动”的愿望。在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这节课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吗?如有,是什么?”现摘录几位生在习了《一件运动衫》后的答卷:   
有。那就是文中的一句话,“售货员没说什么,她拿来一双长腰袜,放进鞋盒里。”因为关于售货员,作者所用笔墨并不多,但是我们也可以体会她那颗善良的心。当她知道“我”的用意后,不仅没有拒绝用“我”的运动衫作抵押,而且还送给可怜的康威老先生一双袜子,多么令人感动啊。   
有。当我读到康威老先生用心爱的小狗为小男孩换来那件红色运动衫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些话语,充分表现了孩子们在被感动之后所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其智慧的光芒异常耀眼。
七、让我能积极影响他人   
从每个孩子的心理来看,都希望成为课堂习中重要的角色,甚至能对同和老师产生积极的影响。调查发现,有89.6%的孩子很在乎在课堂习中解答了同提出的问题,为自己能指出老师的疏漏而感到高兴。有45.8%的孩子有强烈的愿望当“小老师”,并且在低年级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有位《做风车的故事》,让生事先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当“小老师”,上台“讲课”,不少孩子准备充分,不仅讲得头头是道,还通过投影、实物展示和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同伴讲述了解到的有关牛顿的故事。还有一位被同和老师称为“小博士”的女孩子愿意“答记者问”。通过这些互相影响的习形式,让课堂焕发了应有的生命活力。
八、让我成为一位探索者     
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们尤其具有这样的秉性。在调查统计的数据中,愿意对未知的问题探究的占94.2%,在课堂上,实质上进行过探索的孩子约占68.4%,很显然,这与师的课堂调控有关。我们发现,只要师引导得当,孩子们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未知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让孩子成为研究者,要特别注意四点:第一,帮助孩子选好探究的题目,防止成人化倾向;第二,注意给孩子探究的方法,防止放任自流的倾向;第三,重视让孩子体验探究的过程,防止单纯以结论来评定的倾向;第四,拓展孩子探索的空间;防止以查找文献代替探究的倾向。只要注意这些,孩子们的探究是有收获的,从开展这项实验的班级来看,98.8%的孩子觉得成为一位探究者“很有意思”“也有收获”。
九、让我有好的课堂秩序     
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对你班这节课的习情况如何评价?”85.6%的孩子从课堂秩序的角度去给予了评价。     
从孩子们的“无忌童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渴望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以利于有条不紊地展开习。这种秩序不是机械呆板的条,而是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形成的条理。
十、让我获得最好的支持     
孩子们的课堂习需不需要师的支持?在这一点上,1OO%的孩子说需要,但在“师讲的时间是否适宜” 一项上有36.8%的孩子认为偏多,通过进一步了解,才知道,他们希望师不要犯重复说的毛病,只在关键处予以指导就行了。在调查中,孩子们对类似下面的片断给子了高度评价:     
生:我画的写鲸睡觉这部分。(投影出示所画的画)       
师:看了他的画,你们有别的意见吗?   
(生暗暗思索,无人应答。)   
师:我来读课文,你们再来画一画。     
(生听、画)   
师:请一位同展开所画的内容。   
师:你为什么这样画?   
生:因为鲸睡觉是围成一圈,头朝里,尾朝外。     
师:其他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