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北大中文论坛精华帖子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4:12: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语文作为中的一门基础科,越来越显得不能很好适应即将成为新世纪人才的生在语文素质,特别是语文能力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近一两年内,各地语文师、语文研工作者以及关心语文者、专家都纷纷对当前语文提出批评,强烈要求从素质育的要求出发进行改革,乃至汇合成一个响亮的呼声:“语文非改不可!”

    当前语文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四方面“不够”。

    一是语文科理论研究不够,不同主张之间互相交换意见不够。

    从制订语文大纲到编写语文材和进行语文,都需要以正确的科理论为指导。就语文科的性质来说,1963年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语文大纲(草案)》明确提出“语文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语文大纲里确认语文具有工具性的科理论。经过30多年实践迄今工具性仍作为语文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工具性应怎样体现在语文任务中、怎样体现在语文材和实际中,以及怎样体现在语文水平测试中,都还是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先后颁发的语文大纲对任务有不同提法,多次改编和修订的语文材内容有不同安排,每位语文师在实际中有不同掌握,乃至大大小小语文能力测试也各有侧重点,这说明怎样从工具性出发带动整个语文的理论认识还不够明确。1996年国家委基础育司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语文大纲(供试验用)》对语文的性质重新作了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两个“最重要的”讲的都是工具性,语文作为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包含在“交际工具”里;而交际工具的内涵扩展为“文化载体”,这表明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但语文科又应怎样体现文化载体的作用,怎样培养生的科文化素质,仍然不够明确。此外,也有人认为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应当突出它的人文性,以人文性取代工具性。但究竟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更能体现语文科的本质更可作为带动整个语文的基本理论。这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语文科在理论认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语文界各家主张不尽相同,但长时间以来很少开展泛讨论研究。因此,应当提倡互相交换意见,包括对现行各套语文材和各种方法的比较和评议,以逐渐求得共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