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北大中文论坛精华帖子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4:12:15   

    怎样语文?网友告诉我靠天赋才气,而非平生力气。他的话大概没有错,人人成为作家,那不现实,但能准确和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通过努力还是能够做得到的。有人曾戏言有些研究生是“英语六级,中文一级。”这不能不说是语文育的悲哀。

    展读这些先生的文章,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背”在语文中的重要性,“背”是过去生的童子功。“我想建议读者看重背诵,最好从小开始背诵一些东西,因为我在这方面是吃过大亏的。一则,小时候背熟了的一辈子记得住;二则,更重要的记忆力是需要培养,需要锻炼的。”老报人李普先生的肺腑之言,道出了背的重要性。生背得的东西不一定全理解,但这些会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理解力的提高,以往不理解的理解了,并且像是刻在心上一样忘不了。黎澍先生能背整本的《水浒传》、钱穆先生能背全部的《三国演义》,我们今天不能不佩服他们背的本领。“对于一个童稚气十足的孩子,给他讲‘大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是如让顽石点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书背的多了,人长大了,知识面也拓展了,自然就明白了。”(李国文)现今是该为“死记硬背”恶谥正名的时候了。

    舒芜先生说:“语文这东西,大概根本不是单靠老师的讲课能够好,不是单靠语文作业能够好的。要想语文,得在课外多读书。”标准化的语文试题戕害了生的灵性,禁锢了生的思维。这些五十年代前接受育的者们,不光读《四书》《五经》,读《三国》《水浒》,还读朱光潜、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徐志摩……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了他们的情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功底。回头看看现今的中、大生们,能够通读四大名著的有几人。文评论家敏泽先生不胜感慨地讲述了他曾经带了一个博士生,指定那个生一年之内必须将《诗经》颂读一遍,不想到一年之后竟然基本上没读。

   “每天一定要写日记,记下自己的日常生活,读书心得。这既练习了文笔,又锻炼了恒心,当然是十分有益的。”这是程千帆先生写作的经验之谈,审视一下现代文史上的胡适、鲁迅、朱自清、浦江清……,他们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单凭每周一次的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经常写些东西,下笔作文就比别人快得多了。”(徐开垒)“文章写好后自己必须读三遍五遍,畅通不畅通,通过自己的阅读有所发现这是个好习惯,鲁迅先生也说过。”(冯其庸)时下的生,文章写好后,一交了之,没有读的习惯,也可能是没有勇气再读自己的拙劣的文章吧。

   术文章读的人越来越少了,一方面可能是读者的阅读水平不逮,而更多的是顾弄玄虚,用新鲜玩意唬人。张良皋先生所记的一段话,令我慨叹。“三十年代鲁迅就曾斥责‘新月派’专门造‘德国式长句’吓唬人。……解放后胡风罹祸,‘罪状’山积,其中有一条是由于他的文风,说他为文晦涩难懂,闪烁其辞,必定包藏祸心……云云,结果铸成冤案。所以师也该规劝生切莫仿效此种‘不祥’的文体。”呵呵,张先生斥为“不祥”的文体,现竟有蔓延之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