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对话:阅读教学的新视野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3:45:12   


对话:阅读的新视野 

慈溪市周巷镇第二小 许金苗 

什么是对话?对话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作的精神或意识。”(王尚文·《语文对话论》)在语文中,生不仅仅是认知体,而首先是生命体;语文也不仅仅是“器、用”,更是“道、体”,它充盈的主体情感和人生体验为生构建了“诗意栖居”的世界。对话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了两者的沟通,以文本为背景,师生、生生以及更多主体间的敞开、交融,不仅仅拘限于知识的理解与能力的养成,而更在于它唤起了生的生命意识,体现了生的生命价值,丰富了生的生命世界,促进了生生命自由活泼地生长。 
下面就以阅读为例,谈谈对话的实践。 
一、 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滋养对话。 
对话是一种心理的交流。只有在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开启心智,激发灵感,燃起思维创新的火花,才能触类旁通、连类无穷。首先,师必须真诚,真诚地倾听,不许压制生,使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真诚地倾诉,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使师生在知识、情感上相互碰撞,彼此融通、接纳,形成同构共生状态。其次,在室布置上,尽量采用圆桌式、方块式等座位形式,营造一种宽松的对话环境。 
二、 生动、鲜活的情境激发对话。 
生与文本之间必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审美距离。只有当生与文本产生了某种碰撞,文本才会展示出无限丰富的意蕴,生也才会从中获得满足。情境就是沟通两者的桥梁。所谓情境实质上就是一个富有形象感,充满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它促使生能动地活动其间,并与生的心灵发生共鸣而契合,使他们激情飞扬,神思畅达,从而心头涌动万语千言。 
案例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浙版第12册)一诗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时,我创设了一个悲凉的情境:课堂里弥漫着凄怆的音乐,师生共同沉浸其中。 
师低沉地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群衣衫破烂、满面尘土的遗民背着包袱,拄着拐杖,无限哀痛地逃离养育他们的北方土地。可是,边界上驻扎的金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生2:我仿佛看到了金兵正挥着鞭子驱赶着遗民忙着修筑城墙。 
生3:我仿佛看到了遗民们站在北风里,泪都流干了,呼唤着南宋朝廷的军队快来解救他们。 
生4:我仿佛看到了路旁横七竖八地躺着遗民的尸体,他们不是饿死、冻死,就是被金兵杀死。 
…… 
情境缩小了生与古诗的时空距离,使现代孩子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亲历了当年的民族情绪,实现了心灵的对话,充实、丰富了自身的情感。 
此外,鲜活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同样可以召唤生深入文本的话语世界,可以激活他们原本凝固的语言。如替青蛙妈妈写一则《寻子启事》(浙版第6册《不合群的小蝌蚪》),联想生活情境仿写送别诗(浙版第12册《赠汪伦》)等等。在情境的催化下,枯燥的文字化成了多彩的画面,静态的阅读注入了动态的生成,在体验、对话中,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