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研讨者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2-28 02:51:35   

 引导学生会学能用是课改的需要,是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体系的根本目的。过去部分老师的观念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许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学,自己去研讨,这就必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在读中悟方法。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的意思就说: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器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时间,充分还给学生,不能占用,以便给学生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正做到研。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我对“学生的主体角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总结。在总结中,我发现不少教师心里虽明白要把学生当作主体,但施起教来,总对学生持怀疑态度,不相信学生。于是,在课堂中,教师牵着学生走,使学生活动、探讨机会少。因此,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教师们,不要怀疑学生,要相信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学、探讨、交流、发现问题的时间,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发现者,研讨者,现就谈谈我是怎样让学生为研讨者的途径。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研讨者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地、互尊互爱的关系,教师态度要温和,平易近人,切忌简单粗暴,学习上要耐心辅导他们,生活上时时刻刻去关心他们,这样就会使学生敢于接近老师,使之成为亲密的伙伴,你的教堂就是他们活动的乐园,学生就敢大胆地参与,使之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率高。如我校有一位姓李的教师,无论他教哪一个年级的课文,学生都喜欢他,而且学生个个出色,追其原因,这位教师非常了解学生,经常与学生同甘共苦,打成一片、时时关心学生,甚至比自己的子女还关心。这样一来,学生敢于接近他,敢做敢想,积极发言、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满堂课学生轻松愉快。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成为研讨者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整个身心就会处于积极状态,将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甚至达到忘我的地步,如果学生没兴趣,就不可能主动参与学习,参与研讨,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的坚强动力,怎样做呢?

  1、老师自身形象,知识水平,语言表达感染学生,老师带头与学生共同研究教材中的趣我因素,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当教师看到学生有进步时哪怕是一小步,老师都要千方百计去鼓励他,表扬他,这是让学生学习研讨的一种兴奋剂。我校有许多教师这一点做得较好,常常在教室里贴上各种鼓励、表扬的统计表。如:“小星星表扬表”“谁勇于提问戴红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小博士统计表”谁勇于回答问题打五角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口才大王统计表”谁坚持每天上课前上台口述一则见闻,画一朵梅花,鼓励学生敢说敢讲,多观察、多留心周围事物等各种鼓励表扬表。

  3、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特别是当今的课件)。但是切忌不能把课件当成“装饰品”。在课堂中,要努力使课件的优势真正体现出来,防止盲目搞课件

三、充分保证学生有自学,发现问题的时间,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研究学习的机会。

  自学是基础,是让学生成为研讨的重要形式。自学,顾名思义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依赖别人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学习,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当代教育家叶陶先生说过“学生先听讲,不融化,不会成才。唯有入学而取得自学的本领,才能成才。”由此可见,自学这种形式对一个人的成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我校许多教师也要求学生自学,但就是时间得不到保证,是一种形式,根本达不到自学的目的。那么如何消除这一弊端。我认为,自学,首先要目标明确,看什么?怎样看?看后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喜欢什么?接着叫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汇报,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研讨,最后谈收获,提出探讨性的意见。这样一来,基本上就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学者,发现者。

四、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以讨论,交流、合作、研究的机会

  改变教师一言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研究者,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合作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文内容、问题的难易度,留有相应的时间,让学生交流、研究,畅所欲言,大胆想象,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不说套话,点点滴滴都可以。说错了,切忌挖苦、讽刺,否则就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研讨时,限制不要太多,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任何问题学生只要找到自己的理由就算进了一大步。同时,也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重点放在后进生上。总而言之,让学生交流讨论,时间要给足,不要把学生的手脚捆得太死,否则就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谈不上去研究了。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