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朱永新]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01 11:48:27   

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在江苏省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话
朱永新

    语文教育有很多功能,但究其本义而言,我认为首先是一种工具功能,当然不排斥其他功能。如果我们基本工具功能没有解决,那么我们的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没有完成。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缺陷,这方面学校最大的缺陷就是往往把语文作为交际的工具性功能把它变相成为一种考试工具性功能、应试工具性功能。所以,我主张还语文的本来面目,把听说读写这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方面做好。我们分析一下这四个要素在我们的教育中完成的怎样?
    听:大家都以为,好象只有外语才能听力问题,语文教育很少考考听力。可能在小学阶段搞些听写等等,事实上,听同时在交际功能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听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说的时间,听的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说的能力。比如我们在交流,大会会不会听,不仅仅在于能不能听清楚,现在我们往往比较注重的只知道意思就行了。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我在这儿说话,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是不是都会听,你在听,但你不一定会“听”。因为听意味着心灵的沟通,意味着眼睛的交流,意味着能够对讲者进行及时的反馈。我赞同我的观点还是否定我的观点,你赞同你可能会微笑,会轻轻地点头,会插话来附和我的观点,但是我们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会。我觉得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本领。你怎么让大家觉得,让长者觉得,你很尊重人,西方有位心理学家在他的教科书里讲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当你在倾听一个人的意见的时候,你要让他觉得此时此刻,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如果说我在这儿讲话,你们都会这样来接受我的意见,我当然很得意,我当然很开心,同时我对大家的印象也非常好,因为你们非常地尊重我。但你看看我们的学生会不会这样呢?不会。我们的很多老师会不会这样呢?也不会。我们的社会大众会不会这样呢?也不会。语文教育没有教,没有人教我们,但也有教师认为这不是语文老师教的,好象应该是心理教育,是应该其他的学科教去完成的。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把这种最基本的本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一辈子都爱益。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通过朗读,通过把握要点,通过辩论,通过讨论,去训练大家及时捕捉在讲课的过程中重要的信息,这是一种非常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我们目前好象还没有感觉到在语文教育这方面下了多大功夫。
    语文教育上,说比写还要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和一个人交往,对一个的印象,对一个人能力的评判,很大程度上看这个人会不会说,而后看他会不会写,写当然很重要。因为人效往的时候80%以上都是口语,现在的人信都不写了,都打电话,通过E-mail,E-mail也是一种书写,怎么样让孩子去说,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的语文教育对孩子的说的工作远远重视不够。我注意到我们的电视台,电视节目里观众的表达能力,我们大陆的观众远不及台湾的观众的表达能力,大家可以看一下台湾一个名为“非常男女”的娱乐节目,青年男女各人的自我评价,对各种人的评价,往往都是温温而雅,出口成章,成语用得非常恰当。但是在我们大陆的青年男女的表达能力,我觉得跌了一个层次。我们大陆的企业家跟台湾,香港的企业业家比,也显得不太会说。2002年三八妇女节我参加了在苏州投资的台商夫人联谊会,一个个能说会道,温温而雅,表现的欲望都很强。其次,人的表现的欲望、人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讲话能力,他会讲话,他在各种场合他就有自信心,他就可以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就有可能吸引人的注意。这就是我们必须去教孩子的。
    但是你想,我们的孩子有机会讲话,没有机会讲话?生下来开始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就是不许乱说,老师在讲课,你别插话;到了家里,父母亲跟孩子之间没有交流,孩子之间也没有游戏,没有交流,都是用防盗门把孩子隔开了。作为学校,在课堂里也基本是老师的天下,学习只不过是老师的配角,学生在作为配角而存在,是为配合老师而存在,是为配合老师的灌输而存在,没有机会表达学生自己的意见。下了课他还是没有时间讲话,为什么?因为他要做作业,中午吃完饭赶快做上午的作业,晚上回家赶快做下午的作业,准备明天的课程,没有机会讲话。有人说,我们的学生患了集体失语症,不会说话,这个说法虽夸张一点,但是这从另一方面反映我们的语文教育对说的不重视。
    说的能力完全是培养起来的。有人说,真佩服你的口才,我说,不瞒你说,我进大学的时候根本就不会说话,我甚至曾经结巴过,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到了大学以后,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就想自己救自己,就跟小组商量,给我一个机会,今后所有的发言我都包了,你们就不要担心,不要每次大家都推让,不肯发言。代表小组,代表班级去讲话,去发言。当然做了行政职务以后,讲话的机会就更多了。这样慢慢地我就锻炼了起来。所以我觉得讲话完全是可以锻炼起来的,是可以训练起来的。很多关于雄辩家的成长的案例大家都不陌生,因此我觉得讲话能力很重要。96年我曾经作为苏州大学辩论队的总教练,参加全国的大学生辩论大赛,那次苏州大学很风光,拿了全国的第二名,应该说我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第一我是总教练,所有的策划、认点、论据,都是我亲手包办,第二个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辩论之前有十分钟教练陈述。教练陈述不仅自己要讲十分钟,而且要交出整个备战图,如何备战的一个构思。之所以能够战胜很多名牌大学,我还是起了很大作用。我们辩论的成员一个个毕业后,身价都很高,很多人到电视台,做律师的等等。在课堂里怎样让孩子多开口,让孩子多辩论,培养他们的辩才,这都是口语训练的内容,但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没有加以特别的关注。
    读:读在本质上是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过去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关于读的功能,大家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究竟做得如何?孩子的阅读是停留在课本上,停留在参考资料局限范围内,还是放在人类文明最经典的东西上面?现在我们的语文教育功利性越来越多,比如很多出版社也在推动所谓的阅读,但事实上它是把阅读与出版社的利润挂起钩来。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搞的中学生阅读书目及大学生阅读书目,不怎样,不知各位学员的意见的怎样?我觉得它的选书有问题。第一,它选择的是基本上它有版权的书,其它好的出版社有版权的书它没有选进去,第二,它的文学方面的著作几乎是百之一百,而对于文学以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一些优秀的论著就选得太少。孩子们没有机会去突破这个范围以外的东西。有些部门也是稀里糊涂地跟着它走。其实这个不能跟着它走,所以我现在做一套《新世纪教育文库》,不知你们有没有看过?我的理想是为小学生选一百本书,为中学生选一百本书,为大学生选一百本书,为教师选一百本书。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完成这个工作。这一百本书应该是一套开放式的营养餐,这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重要的营业餐,在这一百本书中有二十种左右是最基本的读物,这二十本书所有的小学生都应该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致小读者》、《爱的教育》、《稻草人》,我们能不能找出这二十本书,这二十本中我希望有一本最最基本的,一定要背诵的。如我国邀请张中行先生审定的《中华经典诵读本》,就要求小学生基本上要会诵80%,这些读物很多应该是在小学阶段完成的。有许多小学生基本上没有读过,读过的学生往往跟家长受过高等教育有很大关系,家长会选一些书指导自己的孩子去阅读,绝大部分并没有向孩子灌输这些东西。中学生也要精选一百本书,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人物传记及拓宽他视野的东西。中学有一本必须要读的叫《英文名篇诵读本》。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跟中国文化一样,必须去诵读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我现在虽然能说英文,但是要象写中文一样写一篇漂亮的文章,我想一辈子也写不出来。为什么?脑袋里面没有东西,培根讲:知识就是力量,但是英文原话是怎么说的?我没法把它写出来。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剧,中文知道,但英文不知道,它到底应该怎么说?如果不背诵大量的名人名言、演讲、谚语、诗歌、散文等最精彩的段落,我相信你英文的写作能力永远不可能提高,而且英语的交际能力,对西方文明的把握程度也会发生偏差。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