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探索作文教学新路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21:39   

  众所周知,作文作为小语文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育的重要途径。作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然而近几年来,作文却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使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其次,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形成对抗、应付、依赖等不良心理。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作文中要想真正落实素质育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生选择,吸收素材。
  “指导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而作文困难的生,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鉴于此,师有必要帮助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让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
  1、 持续实践体验——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并掌握良好的积累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然而,在作文中,师除帮助生获得足够的素材外,更应生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的素材并养成习惯,而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是持续的实践体验。师可根据生活实际组织生持续某项力所能力的劳动,或公益劳动或自我服务劳动或饲养、手工艺劳动,这些劳动可以生个体活动为主体,也可以小组形式出现,师从旁坚持要求、督促鼓励,并重点引导生体会坚持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如“帮妈妈拆毛线”、“改造旧衣服”等活动让生在一针一线中体会父母的辛劳,“做个好邻居”、“楼道里的故事”等让生体味生活之道。师还可指导生确定一个事物人(人、动植物或景物)目标进行定向观察,让生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有意观察来发现其具体表现及显著特点,从而引导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如在“豆芽长出来了”、“秋菊”、“门房老大爷”等内容的训练中,生通过自己的持续观察,获取到了许多别人未能发现且富有特点的材料。
  2、 以阅读为本——阅读是“吸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师借助课本,通过曲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是让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伊芙找海龟》的阅读片断中,有一段伊芙寻找小海龟的描写:“听了妈妈的话,伊芙双膝跪下,翻起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发现了小海龟……。”这段描写中“翻起”、“拨开”、“发现”词,生经过阅读了解到其与后面名词搭配的准确性以及小伊芙是经过了仔细寻找的。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作文时遣词造句自然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了。
  二、作文指导由“扶”到“放”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生的写作能能力。师在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是为了不”的目的。
  1、问题导向明确——由于小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如在中年级观察一处景物的作文训练中,我组织了生在校“五园”中重点观察了“童话园”,要求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童话园”在校什么地方?走进园里最显眼的是哪一处景点?是用什么做的?做得怎样?以这个景点为中心简要介绍其四周都有哪些景物?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些问题是生进行“看”的目标,目标的明确避免了生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找答案,边观察边思考,直到问题弄清为止。
  2、示范结合实际——示范习指导在作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师结合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方能使生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主动习作实践。如在课堂中设计生动的情境让生练说、练写,并结合生实践情况进行集体讨论;通过课文及课外读物的阅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准备表述的,并进行仿写训练;经常有计划地参观、访问;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后及时练写;指导生写好生活日记等方法。
  3、练笔循序渐进——在练笔过程中,师在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老师筛选后,让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