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改进课程功能 促进学生发展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17:26   

  《基础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明确规定新课程总的培养目标后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即本次课程改革要改什么,从哪些方面改,改成什么样子,改到什么程度。本次课程改革从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六个方面全面进行改革,首先是课程功能方面,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目标,首先是针对我国目前基础育课程在课程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过于注重科知识的传授,忽视生正确的习态度和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是我国基础育的优势和长处,课程改革毫无疑问要发扬这个长处和优势。但是我国课程存在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在处理掌握知识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上现行课程本身缺乏强有力的机制。本识是发展的基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生的发展。但现行课程往往仅停留在使生掌握知识的层面上,未能有效地促进生的发展,甚至使生在课程习中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形成不了正确的习态度,不会主动地习。由于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把传授知识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导致课程应有的育功能不能完整充分地发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课程培养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这样的具体目标。
  其次,确立这样的目标,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总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要达到这一总目标,生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的习态度,否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课程习的任务的;根据这一目标的要求,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必须是适应终身习的需要的,课程不仅要为生终身习打好知识、技能、方法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习;落实这一目标,课程必须具有充分的育功能,特别应当强调在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然,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脱离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但如果单纯传授知识而忽略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课程也违反了课程总目标的要求。这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方面,要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要培养生形成积极主动的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再次,这一具体目标在我国现阶段经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重视课程观念的更新,经过习研究,广大育工作者、课程工作者特别是一线师是能够对课程功能和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的,即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在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要有明确的目标,在设计课程和确定每门课程的目标上强调习态度的培养,强调使习和进行正确价值观的育是可以做到的。同时,不少一线师在长期实践中也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培养积极主动的习态度、习和在中形成生正确价值观的经验。研究和借鉴这些经验,将有利于课程功能方面改革目标的实现。
  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它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和选择文化。我们的课程改革要使生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态度,使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体现了课程培养人的功能。使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了课程对文化的传递和选择。而这两方面又是统一的,课程的实施既是使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又是使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