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把“启”字活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07:54   

【摘要】

启发式是古今中外都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原则,是我国古代育思想的瑰宝,是现代方法的灵魂和特征,运用启发式方法,能启迪生思维,充分调动生的习积极性,从而获取真知。因此,广大语文育工作者都深入研究“启发式”。

【关键字】设疑启发  设疑解思路  培养思维

【正文】

      启发式是古今中外都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原则,是我国古代育思想的瑰宝,是现代方法的灵魂和特征,运用启发式方法,能启迪生思维,充分调动生的习积极性,从而获取真知。我国古代育家对启发性有过不少论述,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记》中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出师要善于启发诱导。现代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师之为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根据育家对“启发”这一问题论述,联系我课堂改革实践所获得的某些经验和训,我进一步体会到启发式方法,发展生思维是十分重要的,现谈谈在中采用启发式的一些做法:

一.导语中——创设情景设疑启发

一位哲人说:没有大胆的幻想疑问,便没有伟大的发现。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情境,既能吸引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生的思维,调动生的习热情。小生具有特别的好奇心,设疑导入能诱发他们的天赋和灵性,从而形成探究反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沿海版十二册《奇异的琥珀》时,我注意利用启发式的特点,根据目标,从生的知识基础、年龄实际出发,引导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在中,我针对生的实际情况及文章写作上的特点,启发引导生采用逆序式习法(也叫先果后因法)即

弄清 → 琥珀的样子 (激发求知欲)

 ↓                ↓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