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刍议小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05:44   

    小语文新课标提倡生自主习,会探究,要求生把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此,首先要会查找资料。但在实际的当中,特别是课堂阅读中,却存在不少生不知去哪查资料,不知查哪些方面的资料;一些生查到资料后,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用;课堂回答问题时,常见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科地机械宣读;常见生能够选出相应的资料,却无力针对资料谈自己的看法等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系统全面地培养生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
    一、信息素养的意义及其内容
    在一些能“把握信息时代脉搏的人”的眼里,信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全球信息化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科、有效地利用信息改造自然,为自己服务的能力,这就是信息社会中高素质的人才都必须具有的信息素养。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2000年10月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信息技术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科素养的重要基础”,“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在中小普及信息技术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培养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培养生读、写、算一样培养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要想成为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确定、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与拓展;使受育者达到独立习及终身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了解和运用;必须拥有多种信息技能:如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检索,对所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等。可以说,完整的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二、小生所需要的信息素养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局限,小生的信息意识,文化素养以及信息技能三个方面都是很薄弱的。信息意识是个人信息素养的前提,对于小生而言,就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就可以了;文化素养是个人信息素养的基础,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深远意义。因而,文化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正是语文努力的主要任务;信息技能的培养,指的是对小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信息处理能力是涉及信息知识以及对具体的信息获取、组织、处理、加工、表达、通讯、评价等的能力,信息技能是个人信息素养的核心。
    三、对小语文培养生信息素养的尝试
    小语文改革和实验表明,我国的小语文并未忽视对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小语文"大语文观"的提出,引导语文课走出课堂,注重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正是有意识地培养生信息素养的有力证明。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小语文课堂打破了死扣书本、烦琐地分析课文的局限,重视生对课文的感悟,重视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重视生能够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所有这些都是着实在培养生的信息素养,以促进生适应信息社会。
    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生的实践,只有把信息素养育融入科课堂,才能达到其目的。因而,我常有意识地把信息素养育与小语文有机整合起来。
    (一)、信息意识的培养
    我在课堂中,积极向生灌输信息资源的概念,并引导生认识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同时,树立一些能够恰当运用已有信息资料回答问题的模范生,并采用多种渠道对于积极查找信息资料的生予以鼓励,这样就会逐步使生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主动利用信息资源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二)信息的确定
    信息的确定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生能够确定哪些问题需要查找信息资料解决的能力;二是生确定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