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物理科题型呈稳中有变的态势。据来自权威人士的消息,今年极有可能取消填空题,而计算题的题量和分值都将有所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主攻中档题,着重训练物理思维能力将是最稳妥的做法。 本月17日,天河区在广州市47中召开了“一模分析会”,广州市众多试题专家与资深一线教师与会。会后,记者就物理科试题变化和复习策略等问题采访了有关人士。 计算题是主攻方向 据介绍,近年来,高考物理科命题思想已由知识为主向能力为主转变,呈现客观题减少、计算题增加的趋势。据权威人士透露,今年极有可能取消原来的3道填空题,而将填空题原有的15分转移到计算题,计算题将从6个增加至7个。 增加计算题无疑加重了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要求考生把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在卷面上反映出来。因此考生答题是否规范、思维是否严谨将是能否得到高分的关键。 计算题是按步骤给分,最后结果一般只有2分,这使一些平时思维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而又比较“粗心”的考生得利,容易拉大考生之间的差距。 实验题着重“知识迁移” 在历年的物理高考中,实验题往往是得分最低的一项,许多考生对此感到非常头痛。 据介绍,今年物理高考的3个实验题中只有1个是来自课本里17个实验题,可照搬实验步骤和方法。其余2题均为设计性实验,需要考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合理设计。这是对考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大挑战。因此考生一定要注重物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可以花些时间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处理数据。可在考前设计一些实验,然后动手做一做。 “信息题”要学会去伪存真 近年来,物理科的应用型试题有增多的趋势,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少涉及到生产实际,科技前沿等方面。这种应用型题被称之为“信息题”,“信息题”主要分布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且题量有加大的趋势。 由于这类题目的信息量较大,许多考生一看到便会胆怯。有资深老师指出,只要辨别出是“信息题”,就要毫不犹豫地对无效信息进行舍弃。 “信息题”其实多为中档难度题,并不是考生所想象的那么难,完全有可能轻松拿分。 因为许多“信息题”往往有相当篇幅是介绍科学常识,意在迷惑考生,考生首先要克服对陌生名词惧怕的心理,抓住题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其中的物理图景及物理规律,找到你解题所需的信息,从而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方程。 比如今年广州高考“一模”物理试题第Ⅱ卷中就有一道“信息题”,主要考察左手定则和电场力与洛化兹力平衡问题。原理并不复杂,但难倒了大部分同学,难度系数为0.24。 因为试题中提到的“霍尔元件”“载流子”之类的名词考生很陌生,有的一看题目就傻眼了,干脆整题放弃,把一道非难题变成了难题。其实题干部分的第一段全部是解题时用不上的“干扰信息”,考试时根本无须理会。 遇见这种含有不同小题的“梯度题”,一定要沉着冷静,先解答较为容易的小题,才不至于“全军覆没”。 第二轮复习要瞄准“中档题” 目前高三结构性复习已进入第二轮。第一轮复习已经初步建立起物理学的知识系统,目前就应当侧重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 在第二轮复习中应把目标瞄准中档题。因为物理科和数学科不同,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有些难题只要“想通了”,解题难度并不大,因此不要做太多难题来为自己“加压”。而要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融汇贯通,培养独立思考和认真审题的习惯。 由于不同考生对知识体系的把握深浅不一,因此要针对自身状况拾遗补漏,对以前在练习和试卷中出现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分析和订正。当然,基础知识掌握得好的同学还可以分一些精力研究历届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