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免费2015-2017学年高考数学文科真题分项解析专题专题21:统计1.【2017课标1,文2】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块地作试验田.这n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分别为x1,x2,…,xn,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A.x1,x2,…,xn的平均数 B.x1,x2,…,xn的标准差C.x1,x2,…,xn的最大值 D.x1,x2,…,xn的中位数【答案】B【考点】样本特征数【名师点睛】众数:一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众数反应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中位数:一组数据中间的数,(起到分水岭的作用)中位数反应一组数据的中间水平;平均数:反应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方差:方差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意义在于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2.【2017山东,文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和y的值分别为A.3,5B.5,5C.3,7D.5,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甲组数据为56,62,65,,74,乙组数据为59,61,67,,78.要使两组数据中位数相等,有,所以,又平均数相同,则,解得.故选A.【考点】茎叶图、样本的数字特征【名师点睛】由茎叶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的分布情况,这一点同频率分布直方图类似.它优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第一点是从茎叶图中能看到原始数据,没有任何信息损失,第二点是茎叶图便于记录和表示.其缺点是当样本容量较大时,作图较繁琐.利用茎叶图对样本进行估计是,要注意区分茎与叶,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是从茎的旁边生长出来的数.3.【2017课标3,文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月接待游客逐月增加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答案】A【考点】折线图【名师点睛】用样本估计总体时统计图表主要有1. 频率分布直方图,(特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对应区间概率,所有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2.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3.茎叶图.对于统计图表类题目,最重要的是认真观察图表,从中提炼有用的信息和数据.4.【2014湖南文3】对一个容量为的总体抽取容量为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不同方法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分别为,则()【答案】D【考点定位】抽样调查【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抽样的原理进行具体分析求得对应概率的关系,属于基础题目.5.【2015高考湖南,文2】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35名运动员的成绩(单位:分钟)如图I所示;若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编为1~35号,再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7人,则其中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人数为()A、3B、4C、5D、6【答案】B【解析】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得;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人数是20,用系统抽样方法从35人中抽取7人,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应抽取(人),故选B.【考点定位】茎叶图【名师点睛】系统抽样是指当总体中个数较多时,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1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的抽样方法,其实质为等距抽样.茎叶图的优点是保留了原始数据,便于记录及表示,能反映数据在各段上的分布情况.缺点为不能直接反映总体的分布情况.由数据集中情况可以估计平均数大小,再根据其分散程度可以估测方差大小.6.[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0C,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0C.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0C以上(B)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D)平均气温高于200C的月份有5个【答案】D考点:1、平均数;2、统计图.【易错警示】解答本题时易错可能有两种:(1)对图形中的线条认识不明确,不知所措,只觉得是两把雨伞重叠在一起,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估计平均温差时易出现错误,错选B.7.【2015高考山东,文6】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14时的气温状况,随机选取该月中的5天,将这5天中14时的气温数据(单位:℃)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考虑以下结论:①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②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③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④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统计结论的标号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考点定位】1.茎叶图;2.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茎叶图的概念以及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其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记清公式,细心计算.本题属于基础题,较全面地考查了统计的基础知识.8.【2015高考陕西,文2】某中学初中部共有110名教师,高中部共有150名教师,其性别比例如图所示,则该校女教师的人数为()A.93B.123C.137D.167【答案】【解析】由图可知该校女教师的人数为,故答案选.【考点定位】概率与统计.【名师点睛】1.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2.通过扇形图可以很清晰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9.【2016高考山东文数】某高校调查了200名学生每周的自习时间(单位:小时),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自习时间的范围是[17.5,30],样本数据分组为[17.5,20),[20,22.5),[22.5,25),[25,27.5),[27.5,30).根据直方图,这200名学生中每周的自习时间不少于22.5小时的人数是()(A)56 (B)60 (C)120 (D)140【答案】D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是一道基础题目.从历年高考题目看,图表题已是屡见不鲜,作为一道应用题,考查考生的视图、用图能力,以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2014高考陕西版文第9题】某公司位员工的月工资(单位:元)为,,…,,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和,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元,则这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A),(B),(C),(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得:;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元,则这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均值方差故选考点:均值和方差.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样本的均值和方差等知识,属于中档题;解题时可以根据均值和方差的定义去计算,也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结论或公式得到结果,利用定义时运算量大,也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错误。11.【2015高考四川,文3】某学校为了了解三年级、六年级、九年级这三个年级之间的学生视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拟从这三个年级中按人数比例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则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抽签法(B)系统抽样法(C)分层抽样法(D)随机数法【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几种抽样方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的判断,考查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名师点睛】样本抽样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一般地,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适用于样本总体较少的抽样,系统抽样法适用于要将样本总体均衡地分为n个部分,从每一部分中按规则抽取一个个体;分层抽样法则是当总体明显的分为几个层次时,在每一个层次中按照相同的比例抽取抽取样本.本题条件适合于分层抽样的条件,故应选用分层抽样法.属于简单题.12.【2015高考重庆,文4】重庆市2013年各月的平均气温(°C)数据的茎叶图如下0 8 9 1 2 5 8 2 0 0 3 3 83 1 2 则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A) 19(B)20(C)21.5(D)23【答案】B【解析】由茎叶图可知总共12个数据,处在正中间的两个数是第六和第七个数,它们都是20,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其中位数就是20,故选B.【考点定位】茎叶图与中位数.【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概念和运算,采用分母实数化和利用共轭复数的概念进行化解求解.本题属于基础题,注意运算的准确性.13.【2015高考北京,文4】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人,则该样本的老年教师人数为()A.B.C.D.类别 人数老年教师
中年教师
青年教师
合计
【答案】C【考点定位】分层抽样.【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层抽样,属于容易题.解题时一定要清楚""是指抽取前的人数还是指抽取后的人数,否则容易出现错误.解本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分层抽样,即抽取比例.14.【2016高考北京文数】某学校运动会的立定跳远和30秒跳绳两个单项比赛分成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下表为10名学生的预赛成绩,其中有三个数据模糊.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立定跳远(单位:米) 1.96 1.92 1.82 1.80 1.78 1.76 1.74 1.72 1.68 1.6030秒跳绳(单位:次) 63 a 75 60 63 72 70 a?1 b 65在这10名学生中,进入立定跳远决赛的有8人,同时进入立定跳远决赛和30秒跳绳决赛的有6人,则A.2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B.5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C.8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D.9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答案】B考点:统计【名师点睛】本题将统计与实际应用结合,创新味十足,是能力立意的好题,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排名的多种可能性,此题即是如此.列举的关键是要有序(有规律),从而确保不重不漏,另外注意条件中数据的特征.15.【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6】根据如下样本数据:3 4 5 6 7 84.0 2.5 0.5
得到的回归方程为,则()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作出散点图,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可知,回归直线的斜率,当时,.故选A.考点:根据已知样本数判断线性回归方程中的与的符号,容易题.【名师点睛】以散点表格为载体,重点考查线性回归方程,其出题角度新颖别致,独居匠心,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解题中重要性和实用性,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准确作图能力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6.【2015高考湖北,文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有"米谷粒分"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米1534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254粒内夹谷28粒,则这批米内夹谷约为()A.134石B.169石C.338石D.1365石【答案】.【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简单的随机抽样,涉及近似计算.【名师点睛】本题以数学史为背景,重点考查简单的随机抽样及其特点,通过样本频率估算总体频率,虽然简单,但仍能体现方程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能较好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估算能力、实际应用能力.17.【2015高考湖北,文4】已知变量和满足关系,变量与正相关.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与负相关,与负相关 B.与正相关,与正相关C.与正相关,与负相关 D.与负相关,与正相关【答案】.【解析】因为变量和满足关系,其中,所以与成负相关;又因为变量与正相关,不妨设,则将代入即可得到:,所以,所以与负相关,综上可知,应选.【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正相关、负相关,涉及线性回归方程的内容.【名师点睛】将正相关、负相关、线性回归方程等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方程思想在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应用,能较好的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其易错点有二:其一,未能准确理解正相关与负相关的定义;其二,不能准确的将正相关与负相关问题进行转化为直线斜率大于和小于0的问题.18.【2015湖南文1】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35名运动员的成绩(单位:分钟)如图I所示;若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编为1~35号,再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7人,则其中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人数为()A、3B、4C、5D、6【答案】B【考点定位】茎叶图【名师点睛】系统抽样是指当总体中个数较多时,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1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的抽样方法,其实质为等距抽样.茎叶图的优点是保留了原始数据,便于记录及表示,能反映数据在各段上的分布情况.缺点为不能直接反映总体的分布情况.由数据集中情况可以估计平均数大小,再根据其分散程度可以估测方差大小.19.【2015新课标2文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碳排放显现成效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答案】D【解析】由柱形图可知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基本成递减趋势,所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年份负相关,故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统计知识及对学生柱形图的理解【名师点睛】本题把统计知识与时下的热点环保问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该题背景比较新颖,设问比较灵活,是一道考查考生能力的好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能从图中读出有用的信息,再根据得到的信息正确作出判断.20.【2017江苏,3】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量分别为200,400,300,100件.为检验产品的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以上所有的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检验,则应从丙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件.【答案】18【考点】分层抽样【名师点睛】在分层抽样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这就要求各层所抽取的个体数与该层所包含的个体数之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之比,即ni∶Ni=n∶N.21.【2016高考北京文数】某网店统计了连续三天售出商品的种类情况:第一天售出19种商品,第二天售出13种商品,第三天售出18种商品;前两天都售出的商品有3种,后两天都售出的商品有4种,则该网店①第一天售出但第二天未售出的商品有______种;②这三天售出的商品最少有_______种.【答案】①16;②29【解析】试题分析:①由于前二天都售出的商品有3种,因此第一天售出的有19-3=16种商品第二天未售出;答案为16.②同①第三售出的商品中有14种第二天未售出,有1种商品第一天未售出,三天总商品种数最少时,是第三天中14种第二天未售出的商品都是第一天售出过的,此时商品总数为29.分别用表示第一、二、三天售出的商品,如图最少时的情形.故答案为29.考点:统计分析【名师点睛】本题将统计与实际情况结合,创新味十足,是能力立意的好题,关键在于分析商品出售的所有可能的情况,分类讨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另外,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22.【2015高考广东,文12】已知样本数据,,,的均值,则样本数据,,,的均值为.【答案】【考点定位】均值的性质.【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均值的性质,属于容易题.解本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均值和方差的性质,即数据,,,的均值为,方差为,则(1)数据,,,的均值为,方差为;(2)数据,,,的均值为,方差为;(3)数据,,,的均值为,方差为.23.【2015高考北京,文14】高三年级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某班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与总成绩在全年级中的排名情况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为该班三位学生.从这次考试成绩看,①在甲、乙两人中,其语文成绩名次比其总成绩名次靠前的学生是;②在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中,丙同学的成绩名次更靠前的科目是.【答案】乙;数学【解析】①由图可知,甲的语文成绩排名比总成绩排名靠后;而乙的语文成绩排名比总成绩排名靠前,故填乙.②由图可知,比丙的数学成绩排名还靠后的人比较多;而总成绩的排名中比丙排名靠后的人数比较少,所以丙的数学成绩的排名更靠前,故填数学.【考点定位】散点图.【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散点图,属于容易题.解题时一定要抓住重要字眼"语文"和"更",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解此类图象题一定要观察仔细,分析透彻,提取必要的信息.24.【2016高考上海文科】某次体检,6位同学的身高(单位:米)分别为1.72,1.78,1.75,1.80,1.69,1.7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米).【答案】1.76考点:中位数的概念.【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的概念,是一道基础题目.从历年高考题目看,涉及统计的题目,往往不难,主要考查考生的视图、用图能力,以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5.【2015高考湖北,文14】某电子商务公司对10000名网络购物者2014年度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消费金额(单位:万元)都在区间内,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Ⅰ)直方图中的_________;(Ⅱ)在这些购物者中,消费金额在区间内的购物者的人数为_________.A. 【答案】(Ⅰ)3;(Ⅱ)6000.【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及频率和等于1可得,解之得.于是消费金额在区间内频率为,所以消费金额在区间内的购物者的人数为:,故应填3;6000.【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属基础题.【名师点睛】以实际问题为背景,重点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灵活运用频率直方图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26.【2015高考福建,文13】某校高一年级有900名学生,其中女生400名,按男女比例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5的样本,则应抽取的男生人数为_______.【答案】【考点】分层抽样.【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抽样方法,要搞清楚三种抽样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其中分层抽样是按比例抽样;系统抽样是等距离抽样,属于基础题.27.【2017课标1,文19】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隔30min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依次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抽取次序 1 2 3 4 5 6 7 8零件尺寸 9.95 10.12 9.96 9.96 10.01 9.92 9.98 10.04抽取次序 9 10 11 12 13 14 15 16零件尺寸 10.26 9.91 10.13 10.02 9.22 10.04 10.05 9.95经计算得,,,,其中为抽取的第个零件的尺寸,.(1)求的相关系数,并回答是否可以认为这一天生产的零件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若,则可以认为零件的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2)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ⅰ)从这一天抽检的结果看,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ⅱ)在之外的数据称为离群值,试剔除离群值,估计这条生产线当天生产的零件尺寸的均值与标准差.(精确到0.01)附:样本的相关系数,.【答案】(1),可以;(2)(ⅰ)需要;(ⅱ)均值与标准差估计值分别为10.02,0.09..由于,因此可以认为这一天生产的零件尺寸不随生产过程的进行而系统地变大或变小.(2)(i)由于,由样本数据可以看出抽取的第13个零件的尺寸在以外,因此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ii)剔除离群值,即第13个数据,剩下数据的平均数为,这条生产线当天生产的零件尺寸的均值的估计值为10.02.,剔除第13个数据,剩下数据的样本方差为,这条生产线当天生产的零件尺寸的标准差的估计值为.【考点】相关系数,方差均值计算【名师点睛】解答新颖的数学题时,一是通过转化,化"新"为"旧";二是通过深入分析,多方联想,以"旧"攻"新";三是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以"新"制"新",应特别关注创新题型的切入点和生长点.28.【2017课标II,文19】海水养殖场进行某水产品的新、旧网箱养殖方法的产量对比,收获时各随机抽取了100个网箱,测量各箱水产品的产量(单位:kg),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1) 记A表示事件"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kg",估计A的概率;(2) 填写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 箱产量<50kg 箱产量≥50kg旧养殖法 新养殖法 (3) 根据箱产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对两种养殖方法的优劣进行较。附:P() 0.050 0.010 0.001k 3.841 6.635 10.828【答案】(1)0.62.(2)有把握(3)新养殖法优于旧养殖法试题解析:(1)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kg的频率为(0.012+0.014+0.024+0.034+0.040)×5=0.62因此,事件A的概率估计值为0.62.(2)根据箱产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列联表 箱产量<50kg 箱产量≥50kg旧养殖法 62 38新养殖法 34 66K2=由于15.705>6.635,故有99%的把握认为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3)箱产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平均值(或中位数)在45kg到50kg之间,且新养殖法的箱产量分布集中程度较旧养殖法的箱产量分布集中程度高,因此,可以认为新养殖法的箱产量较高且稳定,从而新养殖法优于旧养殖法.【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名师点睛】(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面积等于对应概率,所有小长方形面积之和为1;(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均值等于组中值与对应概率乘积的和(3)均值大小代表水平高低,方差大小代表稳定性29.【2017北京,文17】某大学艺术专业400名学生参加某次测评,根据男女学生人数比例,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记录他们的分数,将数据分成7组:[20,30),[30,40),┄,[80,90],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Ⅰ)从总体的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估计其分数小于70的概率;(Ⅱ)已知样本中分数小于40的学生有5人,试估计总体中分数在区间[40,50)内的人数;(Ⅲ)已知样本中有一半男生的分数不小于70,且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男女生人数相等.试估计总体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答案】(Ⅰ)0.4;(Ⅱ)5人;(Ⅲ).【解析】试题分析:(Ⅰ)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表示分数大于等于70的概率,就求后两个矩形的面积;(Ⅱ)根据公式频数等于频率求解;(Ⅲ)首先计算分数大于等于70分的总人数,根据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男女生人数相等再计算所有的男生人数,100-男生人数就是女生人数.试题解析:(Ⅰ)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频率为,所以样本中分数小于70的频率为.所以从总体的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其分数小于70的概率估计为0.4.(Ⅲ)由题意可知,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学生人数为,所以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男生人数为.所以样本中的男生人数为,女生人数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为.所以根据分层抽样原理,总体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估计为.【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名师点睛】1.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而利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来估计总体则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的两种主要方法.分布表在数量表示上比较准确,直方图比较直观.2.频率分布表中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各组中的频率之和等于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频率,所以,所有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1.30.【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本小题满分12分)某公司计划购买1台机器,该种机器使用三年后即被淘汰.机器有一易损零件,在购进机器时,可以额外购买这种零件作为备件,每个200元.在机器使用期间,如果备件不足再购买,则每个500元.现需决策在购买机器时应同时购买几个易损零件,为此搜集并整理了100台这种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更换的易损零件数,得下面柱状图:记x表示1台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需更换的易损零件数,y表示1台机器在购买易损零件上所需的费用(单位:元),表示购机的同时购买的易损零件数.(I)若=19,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II)若要求"需更换的易损零件数不大于"的频率不小于0.5,求的最小值;(III)假设这100台机器在购机的同时每台都购买19个易损零件,或每台都购买20个易损零件,分别计算这100台机器在购买易损零件上所需费用的平均数,以此作为决策依据,购买1台机器的同时应购买19个还是20个易损零件?【答案】(I)(II)19(III)19试题解析:(Ⅰ)当时,;当时,,所以与的函数解析式为.(Ⅱ)由柱状图知,需更换的零件数不大于18的概率为0.46,不大于19的概率为0.7,故的最小值为19.(Ⅲ)若每台机器在购机同时都购买19个易损零件,则这100台机器中有70台在购买易损零件上的费用为3800,20台的费用为4300,10台的费用为4800,因此这100台机器在购买易损零件上所需费用的平均数为.比较两个平均数可知,购买1台机器的同时应购买19个易损零件.考点:函数解析式、概率与统计【名师点睛】本题把统计与函数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有综合性但难度不大,求解关键是读懂题意,所以提醒考生要重视数学中的阅读理解问题.31.【2015高考新课标1,文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公司为确定下一年度投入某种产品的宣传费,需了解年宣传费x(单位:千元)对年销售量y(单位:t)和年利润z(单位:千元)的影响,对近8年的宣传费和年销售量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得到下面的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
46.6 56.3 6.8 289.8 1.6 1469 108.8表中=,=(I)根据散点图判断,与,哪一个适宜作为年销售量y关于年宣传费x的回归方程类型(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II)根据(I)的判断结果及表中数据,建立y关于x的回归方程;(III)已知这种产品的年利润z与x,y的关系为,根据(II)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i)当年宣传费时,年销售量及年利润的预报值时多少?(ii)当年宣传费为何值时,年利润的预报值最大?附:对于一组数据,,……,,其回归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答案】(Ⅰ)适合作为年销售关于年宣传费用的回归方程类型(Ⅱ)(Ⅲ)46.24预报值,再根据年利率z与x、y的关系为z=0.2y-x即可年利润z的预报值;(ⅱ)根据(Ⅱ)的结果知,年利润z的预报值,列出关于的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即可求出年利润取最大值时的年宣传费用.试题解析:(Ⅰ)由散点图可以判断,适合作为年销售关于年宣传费用的回归方程类型.……2分(Ⅱ)令,先建立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由于=,∴=563-68×6.8=100.6.∴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关于的回归方程为.……6分(Ⅲ)(ⅰ)由(Ⅱ)知,当=49时,年销售量的预报值=576.6,.……9分(ⅱ)根据(Ⅱ)的结果知,年利润z的预报值,∴当=,即时,取得最大值.故宣传费用为46.24千元时,年利润的预报值最大.……12分考点:非线性拟合;线性回归方程求法;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报预测;应用意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非线性拟合及非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是源于课本的试题类型,解答非线性拟合问题,先作出散点图,再根据散点图选择合适的函数类型,设出回归方程,利用换元法将非线性回归方程化为线性回归方程,求出样本数据换元后的值,然后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方法计算变换后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即可求出非线性回归方程,再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报预测,注意计算要细心,避免计算错误.32.【2016高考新课标2文数】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上年度出险次数 0 1 2 3 4
保费
随机调查了该险种的200名续保人在一年内的出险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出险次数 0 1 2 3 4
频数 60 50 30 30 20 10(Ⅰ)记A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不高于基本保费".求的估计值;(Ⅱ)记B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的估计值;(III)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估计值.【答案】(Ⅰ)由求的估计值;(Ⅱ)由求的估计值;(III)根据平均值得计算公式求解.试题解析:(Ⅰ)事件A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险次数小于2的频率为,故P(A)的估计值为0.55.(Ⅱ)事件B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由是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的频率为,故P(B)的估计值为0.3.(Ⅲ)由题所求分布列为:保费 0.85a a 1.25a 1.5a 1.75a 2a频率 0.30 0.25 0.15 0.15 0.10 0.05调查200名续保人的平均保费为,因此,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估计值为1.1925a.考点:样本的频率、平均值的计算.【名师点睛】样本的数字特征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样本的数字特征与直方图交汇;(2)样本的数字特征与茎叶图交汇;(3)样本的数字特征与优化决策问题.33.[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下图是我国2008年至2014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I)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与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II)建立关于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附注:参考数据:,,,7≈2.646.参考公式:相关系数回归方程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答案】(Ⅰ)理由见解析;(Ⅱ)1.82亿吨.然后把代入回归方程求得预测值.试题解析:(Ⅰ)由折线图这数据和附注中参考数据得,,,,.因为与的相关系数近似为0.99,说明与的线性相关相当高,从而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与的关系.(Ⅱ)由及(Ⅰ)得,,所以,关于的回归方程为:.将2016年对应的代入回归方程得:,所以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将约1.82亿吨.考点:线性相关与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与应用.【方法点拨】(1)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线性相关及相关程度通常有两种方法:(1)利用散点图直观判断;(2)将相关数据代入相关系数公式求出,然后根据的大小进行判断.求线性回归方程时在严格按照公式求解时,一定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34.【2016高考北京文数】(本小题13分)某市民用水拟实行阶梯水价,每人用水量中不超过w立方米的部分按4元/立方米收费,超出w立方米的部分按10元/立方米收费,从该市随机调查了10000位居民,获得了他们某月的用水量数据,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I)如果w为整数,那么根据此次调查,为使80%以上居民在该月的用水价格为4元/立方米,w至少定为多少?(II)假设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右端点值代替,当w=3时,估计该市居民该月的人均水费.【答案】(Ⅰ)3;(Ⅱ)10.5元.该市居民该月用水量在区间,,,,内的频率依次为,,,,.所以该月用水量不超过立方米的居民占%,用水量不超过立方米的居民占%.依题意,至少定为.(II)由用水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及题意,得居民该月用水费用的数据分组与频率分布表:组号 1 2 3 4 5 6 7 8分组
频率
根据题意,该市居民该月的人均水费估计为:(元).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求频率,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平均数的估计值.【名师点睛】1.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而利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来估计总体则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的两种主要方法.分布表在数量表示上比较准确,直方图比较直观.2.频率分布表中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各组中的频率之和等于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频率,所以,所有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1.35.【2014全国2,文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为了考核甲、乙两部门的工作情况,随机访问了50位市民,根据这50位市民对这两部门的评分(评分越高表明市民的评价越高),绘制茎叶图如下:(Ⅰ)分别估计该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评分的中位数;(Ⅱ)分别估计该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的评分高于90的概率;(Ⅲ)根据茎叶图分析该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的评优.(Ⅱ)由所给茎叶图知,50位市民对甲、乙两部门的评分高于90的比率分别为,故该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的评分高于90的概率的估计值分别为.(Ⅲ)由所给茎叶图知,该市的市民对甲部门评分的中位数高于对乙部门评分的中位数,而且由所给茎叶图可以大致看出对甲部门的评分的标准差要小于对乙部门的评分的标准差,说明该市的市民对甲部门的评价较高、评价较为一致,对乙部门的评价较低、评价差异较大.(考生利用其它统计量进行分析,结论合理的同样给分)【考点定位】1.茎叶图;2.古典概率;3.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茎叶图、中位数、古典概率、用样本来估计总体的统计知识,属于基础题.36.【2016高考四川文科】(12分)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某市为了制定合理的节水方案,对居民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100位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将数据按照[0,0.5),[0.5,1),……[4,4.5]分成9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I)求直方图中的a值;(II)设该市有30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说明理由;(Ⅲ)估计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答案】(Ⅰ);(Ⅱ)36000;(Ⅲ)2.04.试题解析:(Ⅰ)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月用水量在[0,0.5]的频率为0.08×0.5=0.04.同理,在[0.5,1),(1.5,2],[2,2.5),[3,3.5),[3.5,4),[4,4.5)等组的频率分别为0.08,0.21,0.25,0.06,0.04,0.02.由1-(0.04+0.08+0.21+.025+0.06+0.04+0.02)=0.5×a+0.5×a,解得a=0.30.(Ⅱ)由(Ⅰ),100位居民月均水量不低于3吨的频率为0.06+0.04+0.02=0.12.由以上样本的频率分布,可以估计30万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为300000×0.13=36000.(Ⅲ)设中位数为x吨.因为前5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1+0.25=0.73>0.5,而前4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1=0.48<0.5所以2≤x<2.5.由0.50×(x-2)=0.5-0.48,解得x=2.04.故可估计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为2.04吨.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频数的计算公式【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频数的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第个小矩形面积就是相应的频率或概率,所有小矩形面积之和为1,这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识图的基础.37.【2015高考重庆,文17】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储蓄存款逐年增长.设某地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如下表: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时间代号1 2 3 4 5储蓄存款(千亿元)5 6 7 8 10(Ⅰ)求y关于t的回归方程(Ⅱ)用所求回归方程预测该地区2015年()的人民币储蓄存款.附:回归方程中【答案】(Ⅰ),(Ⅱ)千亿元.(Ⅱ)将代入回归方程可预测该地区2015年的人民币储蓄存款.试题解析:(1)列表计算如下i
1 1 5 1 52 2 6 4 123 3 7 9 214 4 8 16 325 5 10 25 5015 36 55 120这里又从而.故所求回归方程为.(2)将代入回归方程可预测该地区2015年的人民币储蓄存款为【考点定位】线性回归方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线性回归直线方程的求法及应用,采用列表方式分别求出,的值然后代入给出的公式中进行求解.本题属于基础题,特别注意运算的准确性.38.【2015高考广东,文17】(本小题满分12分)某城市户居民的月平均用电量(单位:度),以,,,,,,分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求直方图中的值;(2)求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3)在月平均用电量为,,,的四组用户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户居民,则月平均用电量在的用户中应抽取多少户?【答案】(1);(2),;(3).试题解析:(1)由得:,所以直方图中的值是(2)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是因为,所以月平均用电量的中位数在内,设中位数为,由得:,所以月平均用电量的中位数是(3)月平均用电量为的用户有户,月平均用电量为的用户有户,月平均用电量为的用户有户,月平均用电量为的用户有户,抽取比例,所以月平均用电量在的用户中应抽取户考点:1、频率分布直方图;2、样本的数字特征(众数、中位数);3、分层抽样.【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的数字特征(众数、中位数)和分层抽样,属于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轴是,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解本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的数字特征(众数、中位数)和分层抽样,即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的总和等于,众数是最高矩形的横坐标中点,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39.【2014,安徽文17】(本小题满分12分)某高校共有15000人,其中男生10500人,女生4500人,为调查该校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的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收集300位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的样本数据(单位:小时)(Ⅰ)应收集多少位女生样本数据?(Ⅱ)根据这300个样本数据,得到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估计该校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概率.(Ⅲ)在样本数据中,有60位女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个小时.请完成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附:0.10 0.05 0.010 0.0052.706 3.841 6.635 7.879【答案】(I)90;(2)0.75;(3)有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解析】.则有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试题解析:(I),所以应收集90位女生的样本数据.(II)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该校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概率为.(III)由(II)知,300位学生中有人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小时,75人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不超过4小时.又因为样本数据中有210份是关于男生的,90份是关于女生的.所以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列联表如下: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列联表 男生 女生 总计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不超过4小时 45 30 75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小时 165 60 225总计 210 90 300结合列联表可算得.有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考点:1.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2.列联表的画法及的求解.【名师点睛】由频率分布直方图进行相关计算时,需掌握下列关系式:(1)频率组距×组距=频率.(2)频数样本容量=频率,此关系式的变形为频数频率=样本容量,样本容量×频率=频数.在2×2列联表中,如果两个变量没有关系,则应满足ad-bc≈0.|ad-bc|越小,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越弱;|ad-bc|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越强.解决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一定要按照独立性检验的步骤得出结论.40.(2014课标全国Ⅰ,文18)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1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数分布表:质量指标值分组 [75,85) [85,95) [95,105) [105,115) [115,125)频数 6 26 38 22 8(1)在答题卡上作出这些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2)估计这种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平均数及方差(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3)根据以上抽样调查数据,能否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至少要占全部产品80%"的规定?分析:在第(1)问中,按照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先求出各组的频率,再结合组距求出各个小矩形的高即可作出各个小矩形,从而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在第(2)问中,可结合提示与(1)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公式代入相关数据进行求解;第(3)问主要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可通过样本数据中"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频率是否大于0.8来作出判断.解:(1)(3)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所占比例的估计值为0.38+0.22+0.08=0.68.由于该估计值小于0.8,故不能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至少要占全部产品80%"的规定.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的数字特征,考查分析能力、转化能力,中等题.频率分布直方图直观形象地表示了样本的频率分布,从这个直方图上可以求出样本数据在各个组的频率分布.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或者总体)的平均值时,一般是采取组中值乘以各组的频率的方法.41.【2015新课标2文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公司为了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A,B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40个用户,根据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的评分,得到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表.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表满意度评分分组
频数 2 8 14 10 6(I)在答题卡上作出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此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II)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评分分为三个等级:满意度评分 低于70分 70分到89分 不低于90分满意度等级 不满意 满意 非常满意估计那个地区的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说明理由.【答案】(I)见试题解析(II)A地区的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试题解析:(I)通过两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高于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集中,而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分散.(II)A地区的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记表示事件"A地区的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表示事件"B地区的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由直方图得的估计值为,的估计值为,所以A地区的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概率估计.【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主要内容是频率分布直方图及应用,注意在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或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概率时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是误将频率当作纵坐标画图错误或估计概率错误,故提醒考生: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坐标是频率/组距,而不是频率.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