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22范进中举主课件配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2、学习通过对话,细节对比中表现人物性格手法。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教学重点:(l)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学习对比写法。教学难点: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教法学法:复述法,合作探究法,语言揣摩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一、导入作者作品介绍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林山人,安微全椒人,所作《儒林外史》,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又有《文木山房集》。吴敬梓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僚地主家庭,早年热衷科举,考秀才,但再也未中举人。考场上的失意,家庭生活由富到贫的变化,在与官僚、绅士的交往中,他逐渐看透了他们丑恶的灵魂,对现实,龙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深刻地认识,这些对他写作《儒林外史》有很大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他“身为士人,熟悉其中情形,故其暴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接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科举制度: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举人: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之后,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取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进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检查预习读准字音星宿(xiù)斋公(zhāi)醉醺醺(xūn)癞蛤蟆(lài)阎王(yán)紧攥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