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1999年历史高考质量评析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6 15:54:02   

    第39题要求考生透过现象,分述西汉、东晋(应为南朝)、唐、北宋四个时期我国南方经济的各自状况, 从而揭示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原因,体现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考题涉及中国古代经济史 重要内容的专题知识,大多考生应是有备而来的。江南的开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发展 阶段特征,课本强调了三国时期(初步开发阶段)——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赶上北方)——两宋(超过北方 )——明(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几个时期,至于西汉、唐朝南方经济状况则语焉不详, 属于隐性知识的挖掘,这表明试题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深化了教材。另外,设计了人口统计表格,也 使试题有了较好的考查功能。考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朝代观念模糊,缺乏对材料提供的南方经济发展的 四个时期的自觉把握,材料一很少考生能判断出是西汉,细细体会,实际上题目通过《史记》(成书于西汉武 帝时期)和表格中的西汉人口统计已作了暗示。唐朝的人口变化也大多被遗忘。这表明综合理解文字和图表材 料的能力有待于加强。至于第二问古代经济南移是重要结论,第三问教参有完整的归纳,故联系教材内容即可 较好地作答。
    第40题是材料小论文,所列材料提供的主要史实,特别是关于整顿措施的内容比教材更为具体、全面,但 并未象去年一样要求在新的问题情境下独立地实事求是地做出新的历史结论。命题立意在于考查考生在综合阅 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关于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的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的有效信息,重点应落在 整顿措施上,以考查提炼概括能力,参考答案在材料中也有较好的信息依托。该题体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 反作用。作答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近年来考生能力上的一些通病。一是措施概括不完整,不少考生受教材 影响详答整顿铁路运输的内容,意义的第二层意思也几未提及。如何切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准确提 取概括有效信息,应加大训练力度。二是不少考生仍依据参考答案的样式,列点作答,无法表述成文,一些考 生甚至顶格书写,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应加强。应指出的是,今年该命题形式放弃了分档和采意的评分原则 ,恢复备受非议的采点计分,对文字表达也未提出具体的分值要求,令人感到意外。
    问答题3小题,分值分别为13、14、13分,共计40分。 难度值为0.55,与近年比较,难度明显下降(1996 、1997年均为0.49,1998年为0.48),平均分为22.04。在命题风格上,与1997年单纯的“小切口,大跨度”、 1998年突出对特定历史阶段两种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比较论述、宏观概括相比,尽管今年问答题题目依然显 得平实,但仍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变化。这主要是指第42题独具的灵活性、开放性和第43题图史结合、图史 并重的新颖角度。这些变化显然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问答题得分最高的是第42题(难度0.65,均分9.12),其 次是第41题(难度0.56,均分7.29),得分最低的是第43题(难度0.43,均分5.63,不及该题分值的一半)。
    第41题从唐代用人问题切入,要求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命题风格属于“小切口,大跨度 ”。思维能力层次较低,以史实识论为主,对课本有关部分内容稍加归纳,最后论从史出。而要求考生总结的 “论”,也就是“经验教训”,题目竟已予以揭示:“得人者昌”,“失贤则亡”。大多数考生均能从唐太宗 、武则天及唐玄宗前后期加以分述。经验教训部分,不少引用“得人者昌”,“失贤则亡”,并加以阐述—— 把任用贤能与否与国家的兴衰成败联系起来,但鲜有提及科举制度的。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受了题目提示的影 响呢?一些考生审题有误,约有10%的考生未扣紧唐代前期百余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段,放笔以楚汉之争、汉 武帝、隋直至唐一路写来,洋洋洒洒,离题千里。另将“得人者昌”误解为得民心,大书调整政策。
    第42题属于开放类题型,择取洋务运动这一有争议的重大历史事件,要求一分为二,并分清主次地分析其 作用,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度开放性。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鼓励发表个人见 解。题目创意颇佳,是近年高考在材料题命题中鼓励思维个性的有益尝试在回答题上的移植,颇具导向性,应 引起充分重视。由于该题答案有较完整的教材依托,大多数考生选择与教材观点相一致的第一种看法,加之分 数设置的原因,在24分中得14分即可满分,几乎每写对一句话即可得2分,这样, 作答时实际上仅仅是对教材 的识记和稍加归纳而已。因此,这道创意颇佳的开放型题目只是命题者的良好愿望,对大多数考生而言,难以 收到预期的能力考查效果。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第43题关注的是一战后、二战中到二战结束三个时期德国问题,是教材的重点内容。题目出示三张地图, 要求以图读史,以史释图,结合德国历史状况以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两个专题内容,说明不同时期德国 的版图和在欧洲控制区域形成的原因,涉及图史、时空、国别史与国际关系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旨在考查 历史地图空间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图的迁移能力,以及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在历史试 卷中如此强调空间概念尚属首次,有力地切中了中学教学中的一大薄弱环节,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卷最难的一道 题目(主观题中难度最大的仍是世界史的两道题)。考生解答该题必须有严格的时空定位,通过特定时间,联 系已有的课本知识,即可确定各图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并对该时期的历史特征作出判断,然后解读地图,并 通过地图印证史实。如“1919年6 月”意味着处置战败的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图一反映了和约签订 后德国版图和对欧控制区域的变化,版图形成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和约的主要内容。致使该题高分少,低分非常 多的主要问题,一是笼统作答,或按照“变化”和“原因”列点分述,未扣紧地图,逐图加以说明,反映出解 题方法和技巧上的缺憾。二是读不懂地图,张冠李戴,胡乱解释。三是抓不到要点,基本史实不扎实,缺漏不 少。失误最大的是图二。该图须对涉及课本两章三节长达16年的有关史实加以提炼概括,从而完整地说明德国 是如何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最终重新走上战争道路的。
    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今年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纵向联系的考查(材料题、问答 题各2题), 跨度最大的是第38题,其中有3题涉及纵向专题内容,如中国古代南方经济、 唐代用人制度、德 国史及国际关系史。这表明,扎扎实实地搞好基础知识教学,深入掌握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时 期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建立相对完整的综合知识结构,始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