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历史诠释--穗港澳三地历史教师谈“鸦片战争”史教学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5 10:25:11   

时间:2001年8月25日

地点:广州市流花宾馆

主持人:钱建荣(香港陈树渠纪念中学)

参加者:卢建荣老师(香港佛教慈航智林纪念中学)

何梅珍老师(香港佛教慈航智林纪念中学)

叶启明主任(香港陈树渠纪念中学)

陈体智老师(澳门粤华中学)

崔雪樱老师(澳门粤华中学)

邬栩清小姐(澳门大学学位后课程)

黄牧航老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张锦标老师(广州市蓝天中学)

吴凤老师(广州市七十九中学)

主持人:

在优质教育基金的资助下和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协助下,穗、港、澳三地的历史教师得以共聚一堂,充分交流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从地域看,穗、港、澳三地是连为一体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地的历史教师长期以来却缺乏密切的来往。能够参与这样的活动,三地的教师都觉得异常的兴奋。

与会的教师虽然都是历史教学的专家,但由于长期以来各自的教育背景不同,要找到一个大家都有深人体会的题目并不容易。为了使讨论更富有成效,会议前我们确定了一个主题,那就是鸦片战争史的教学。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州、香港和澳门都有不同的经历。澳门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被葡萄牙人租借为商埠,香港则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中英签定南京条约后割让给英国。但在鸦片战争期间,三地都成为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广州是当时鸦片贸易的中心;香港是当时被英国人侵占的地方;澳门是英商东印度公司的海外总部。因此,三地都有极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那么,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下,三地的历史教师是如何向中学生讲述这一段痛史的呢?这是我们都十分感兴趣的话题。

香港教师:我们主要是围绕着教材的内容来探讨英国人是如何为自己开脱战争罪名的。

在英治时期,香港的历史科教师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并没有一致的看法。香港的历史学科分别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学科的形式教授的,两者对鸦片战争的称呼各不相同。世界历史科的教科书称这场战争为“第一次中英战争”,对“鸦片”只字不提,企图把战争的起因完全归咎于贸易冲突。由于战争的重点被歪曲了,所以有些前辈老师更把它称为“叩头战争”。很明显,这些老师是把冲突的焦点放在了中英外交礼仪的矛盾上去了,而这些观点完全是从英国人的角度去解释战争爆发的原因的。在殖民地时代,香港中史科的教师并非完全不能提及“鸦片”两字,但这肯定不是经常被提及的重点。

事实上,历史教师都清楚,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人是想通过武力来打开中国的门户,但在香港的历史教科书中并没有提及英国的侵略野心。在对具体史实的分析上,往往是从别的角度去进行的。例如,1839年发生的“林维喜案”,教科书在描述当时的情况时会突显中英两国法律制度的不同。又如,世界历史教科书叙述“充公鸦片”的观点上也是从法律的角度来淹没鸦片的要素。

如果完全按香港教科书来讲述,鸦片会变成不是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从而淡化了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因此,倘若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的话,学生是很难理解事件的真相的。

此外,香港的教师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在不同的班级讲课时因学生水平的不一致而在内容上会作相应的调整。例如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会提及英国国会对鸦片战争的影响问题,但总的机会并不多。

回归前由于殖民主义色彩较浓,学校不可能全面教授鸦片战争的详细经过,也很难正确探讨其性质。1997后,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1997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动教育改革,中史科为配合课程的发展,也提出了应该从多角度探索历史规律的教学方向。过渡期前后,历史教科书逐渐把这场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虽然我们不能一次性作出全部改变,但这个改变起码表示了本地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澳门教师:由于澳葡政府的不重视,我们缺乏统一的、正确的教学主流。

澳门地区由于历史的因素,过去澳葡政府对该地的华人教育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我们没有统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也没有统一的公开考试。长期以来,澳门中学都选购邻近地区的教科书作为教材使用。以前采用香港的教科书较多,近来部分学校也采用大陆的教科书。由于大陆的教科书编写得比较简明,所以受到当地学校的欢迎。

葡萄牙统治澳门数百年,澳葡政府虽然没有禁止教师在课堂里讲授中国历史,但也从来没有鼓励教师讲授中国历史。因此澳门的中学可自行决定教授的大纲和内容,自由度较大。回归前,澳门的主流意见都认为中英鸦片战争主要是因商业冲突引起的,而这个冲突可追溯到乾隆晚年,当时英使马卡尼来华觐见乾隆皇帝请求通商,结果因礼节问题不欢而散,最后更因贸易冲突而爆发战事。

由于以往澳葡政府没有重视,所以现存在澳门的关于鸦片战争的第一手资料十分缺乏,影响了学者们的研究。此外,澳门大学并没有设立历史系,就算有相关的教授,也不是长期聘任他们的,因此澳门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事实上,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商人在澳门的活动十分活跃,澳门同时也是英国殖民者的一个重要据点,但这段历史现在成为了鸦片战争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希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有大量的有价值的史料被挖掘出来,也使澳门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这段痛史。

广州教师:坚持主流思想,参考最新成果,推动教法更新。

由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我们对这段历史的教学是十分重视的。长期以来,鸦片战争史教学主要是坚持主流思想来讲授的,三个较重要的主流思想包括英国侵略、清廷腐败、人民抗争。在这个主流思想的引导下,我们不断地进行了教法的创新。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我们比较看重的是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课堂讲授时我们会详细讲述战争的具体史实,包括起因、人物、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80年代末以后,我们意识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更为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又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鸦片战争过程的讲述,而强化了对战争起因、战争性质、战争影响等问题的分析。我们甚至要求学生深入到哲学的层次对鸦片战争进行思考,例如,我们会引导学生讨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这就涉及到哲学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问题。当然,目前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过分强调这种纯思辩的能力并不一定对学生有利,因此也力图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使他们能更真确地感受这段痛史,从而激发起爱国的热忱。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