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乡镇高中《生物》教学五要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0-28 10:02:10   

  内容摘要:在普及高中教育进程中农村中学承担着重要角色,它将要担负起未能进入重点中学的大部分初中毕业生的教育任务。笔者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特点,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心得,认为农村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中应该在明确学习目的;巩固旧知识、立足课本、打好基础;根据农村实际、发挥农村优势、开展实践探索活动、提高学生能力;并且,利用媒体的发展来丰富学生的知识。

   关键词:普及高中;农村中学;生物学教学;五要

  我市近年以来,积极准备实施普及高中教育。创办乡镇高中是普及高中教育的必要手段,许多在中考中成绩不佳,未能进入重点高中,只能入学乡镇中学。我对某农村中学高中生入学成绩进行统计,平均成绩只有282.7分。调查其是否要上大学,其中80.6 %的学生认为不可能考上,并且家庭条件有限,只希望能拿到高中文凭为以后工作创造较好的条件。在学生中往往存在学习动力不强,厌学、得过且过。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农村实际,我想在《生物》教学中就以下五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明确目标,激发动机

  1.1 利用绪言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在绪言课中,教师用具体事例向学生说明生物学对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国防事业等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一开始学习生物课就能较全面的认识到学习一些生物知识的必要性,提高其学习自觉性。例如,结合农村实际向学生介绍杂交水稻育种的成功及品种改良,使我国每年粮食增产几十亿公斤,对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意义重大;蔬菜品种的改良,大棚技术的推广,对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意义。介绍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发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病人;还有癌症、爱滋病的研究;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还有生化武器,本 拉登袭击美国的炭疽病等,这些无不与生物学有关。

  1.2 平时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在生态学方面教学时,给学生讲长江的洪水、北京的风沙、黄土高原的生态、赤潮的危害等,让学生知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离不开生物学2的知识。通过这些忧患意识的教育,增强了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的责任感和决心,维持其长久的学习动机。

  2. 承上启下,打好基础

  2.1 承上启下,注意新旧知识的接轨

  高中《生物》的学科知识体系是建立在初中《自然科学》中的有关动物、植物、生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化、具体化。所以,要学好这一学科,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初中教学中对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往往不是很重视,加上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的承接。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的有关内容,精心设置问题,一边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一边注意讲解巩固,打好基础。例如,在高中《生物学》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时,要对细胞的结构方面知识进行复习同时,还要重点对显微镜的使用进行重新讲解、学习。只有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学习新的知识,才能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2 用好教材,抓学习环节,为知识掌握提供保证。

   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认识的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学生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较系统、规范的知识,有利于对教师教学的理解,利于其自学、复习和完成作业。根据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的语言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即书面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习一样,都有自己预期的学习效果。他把学习按照“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两个维度来区分,并指出发现学习也可能是“机械”的,如“试误”式的发现;而接受学习也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如弄清概念间的关系和理解命题的学习。这就是说无论是“发现学习”还是“接受学习”,都有机械的一面和有意义的一面,不应该用一种来排斥另一种。因此,立足课本,以课本为纲,是打好学生基础的一条主要途径。另外,农村学生往往存在学习习惯较差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抓好“三环节学习”即预习、听课、复习,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近年以来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设了“课前检查五分钟”,对3前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新课的相关知识进行提问检查,促进学生的复习和预习;努力抓好课堂常规,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应该说,以上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基础来说,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3.结合实际,提高效果

  与城镇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往往更具备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注意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将来他们能更好地把学到的生物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这符合教育的目标,同时也符合高考中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例如,在植物的新陈代谢部分知识教学时,引导学生讨论在平时农业生产中的许多操作与植物生理的关系。如松土对根的有氧呼吸的促进和进一步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现代大棚蔬菜的中诸多有利于蔬菜生产的因素和蔬菜的反季节、产量提高的关系。再如在遗传学知识的教学中,讲解讨论农业上的杂交水稻育种;果树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区别;猫、狗等的毛色的遗传等。这样,既利于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的利用,降低学习难度和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

  4.实践探索,培养能力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新时代需要勇于探索、善于探索的人才,所以在生物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验和探索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一条途径是实验课,教学中尽可能开出课本上的实验;另外实践探索活动是另一条灵活的途径。比如,通过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的组织,象进行学校周边森林物种的调查和标本的制作;组织到蔬菜基地去参观学习、参加义务劳动;参观珍禽养殖场;与菜农一起进行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植物激素的应用探讨和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其实践探索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5.运用媒体,丰富知识

  5.1 网络的发展为开展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