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胁迫转换与优化配置——以三峡库区为例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41:12   

  该优化方案具有 6 个特点:①耕地比例因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而明显降低,将净减少 11.75%。按照未来人均保有耕地 0.053hm2 的基本标准,限制荒地与坡地的过度耕垦。今后土地利用潜力发挥的重点在于对基本农田的集约与高效利用,加大土地整理与内涵挖潜的力度,而不再允许依靠开荒和垦殖陡坡地的途径来扩大耕地面积;②突出了库区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目标,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即由目前的 41.2% 提高到 54.0%。同时,明确提出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的规模和利用宜林荒地植树造林的比例,以确保山地植被建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增强山地蓄水固土的能力,减少了坡面水土流失,促进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③考虑到库区移民安置的集中性和用地的集约性,强调通过建设移民新村和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居民点闲置地,降低村庄总的用地面积。而且随着库区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移民将逐步启动,农村居民点的缩并将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在近 10 年内农村居民点用地计划缩减 8913.4hm2, 占库区土地面积的 0.17%。腾出的旧宅地主要用于生态绿化;④未利用地得到较充分的利用,特别是其中宜林、宜牧部分将全部开发利用,因此,可以促使库区土地利用率提高 5.20%;⑤水域按照大坝蓄水标准将增大 1.22%,即 680.95km2,对现有的坑塘、沟渠加强整治,提高利用率,限制规模扩大;⑥城镇、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在现有基础上略有增加,但其增加部分仅限于必要的新建,而绝大部分非农建设用地强调盘活存量、挖掘内部潜力,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上一页  [1] [2] [3] [4] [5]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