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化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4 22:17:26   

       

         近日,广东教育沙龙第33期在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顺利召开。与会代表40多人,大家以“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分别就课程改革对学校和教师的挑战、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校本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围绕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一、课程改革应配套实施、落到实处

  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作用,与会代表的认识是明确的、一致的,即课程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必然的,它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如何才能将课程改革计划落到实处、减少课程改革的失误与偏差、保证课程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与会代表则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课程改革不允许失败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前途和命运,教育改革特别是其核心部分的课程改革是不允许失败的,否则将耽误一代人,对社会产生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课程改革必须慎重从事、稳步推进,而不能仓促上马、急于求成。
  ◆课程改革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以,在课程发展中要坚持改革与创新。但在推动新课程的过程中,不能以为新的就是正确的、有效的,实行新的就一定要打倒旧的,并以此全盘否定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试图另起炉灶,以新除旧。实际上,在我们所推行的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内容与新体系中,有些方面还缺乏理论的基础与实践的验证,其实施的效果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课程改革既不是对新的贸然肯定与推进,也不是对旧的断然否定与打倒,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进与创新。简而言之,“创新和继承,是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使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使这场跨世纪的课程改革具有坚实的地基,成为对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超越,而不是简单的否定,不是将改革的整体或局部建筑为一种空中楼阁,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1]
◆课程改革不能搞形式主义
  针对目前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有些地方和学校所出现的形式化、走过场的倾向,有代表尖锐地指出,课程改革不是表演、搞笑、做秀,不能让宝贵的课堂时间被表演式的“新课程”的泡沫和水分所占据。课程改革应该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切忌不顾效果甚至违反知识学习的科学规律而片面追求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
  ◆课程改革要以理论为先导
  没有理论的先行与指导,课程改革必然是盲目的,也不可能真正成功。当前课程改革实验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和偏差,除了改革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准备不足、学校和教师一时难以适应、具体操作失误等原因外,与理论研究不够、理论水平低下或缺乏理论指导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工作,为课程改革奠定充分、完善的理论基础;同时,更要强化处于改革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课程理论的培训以及对他们参与课程改革实践的理论指导,使课程改革在正确的轨道上有效地运行和发展。
  ◆课程改革要配套实施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将牵涉到社会的和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必须综合考虑,配套实施。具体而言,课程改革应在重点突破的前提下,坚持整体推进,既有政府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也有教育系统内的统筹规划,比如转变陈旧的课程与教学观念,明确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责任,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与使用,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以增进课程改革的效果。
  ◆课程改革要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
  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但对于这样一种倡导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制度能否建立、怎样建立的问题目前还难以把握。事实上,由于缺乏新的明确而具体的评价指标与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到底怎样进行新课程发展中的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学生学习过程和成绩的评定等问题,已成为课程改革实验区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最让人困惑的问题。“评价好像主宰着一切,制约着一切,教师好像为评价而教,为评价而改”[2]显然,人们重视评价,却又被评价所惑,有时还被评价牵着鼻子走,如任其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从应试教育的“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的极端走向课程改革的“评什么,教什么;怎么评,怎么教”的另一极端,甚至“穿新鞋走老路”。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评价的目标不明确、评价改革的措施滞后,根本无法跟上课程改革发展的形势和需要。因此,评价改革应成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加快步伐,建立符合新课程发展需求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同时,也要处理好评价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评价是重要的,但它只是促进课程改革发展的手段,而不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为了课程发展必须改进评价制度,但如果仅仅为了评价而改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则是本末倒置。

  二、教师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标观。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特别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态度、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形成。
  (2)教师角色观。教学的根本点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由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研究者。
  (3)课程观。现在,国家已明确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管理也将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分权决策制,这意味着教师将有权也有责任参与课程的管理与课程的开发工作,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培养和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步由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