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2:04:28   

摘要:把任务型习的理念运用到现行材(SEFC)的阅读中,师需要针对材进行任务设计,其中最难的部分是阅读后阶段任务的设计。本文试图根据阅读后阶段的特点结合David Nunan的任务分析框架从目标、习者、阅读材料、环境四个方面就阅读后阶段任务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并建立动态的任务设计框架。

关键词:阅读后阶段 任务 动态任务设计框架

一)前言

任务型习理论给外语开拓了新的思路。如何在结构功能为纲的SEFC阅读中运用任务型理论,发展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外语习能力,成为广大师关心的焦点。英语阅读课中的阅读后阶段(post-reading stage)是阅读课堂高潮的所在。设计好这阶段的任务对一节任务型阅读课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建立动态的任务设计框架来阐明此类任务的设计思路。然而由于笔者所有限,不妥之处恳请专家们批评指正。

二)国内外任务设计理论

在国外有很多专家对任务进行过定义。Peter Skehan (1998:95)在对一些任务定义分析基础上提出任务型课堂任务应该是:A task is an activity in which:(1)meaning is primary;(2)there is some communication problem to solve;(3)there is some sort of relationship to comparable real-world activates;(4)task completion has some priority; (5)the assessment of the task is in terms of outcomes.

David Nunan(1989:47—48)在评述Candlin, Wright, Shaveleson 与Stern等人的任务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任务由下面六个成分构成:1)目标;2)输入;3)活动;4)师角色;5)习者角色;6)环境。

Nunan在该书中的第三、四章对任务的六个成分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静态的分析,缺乏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有些方面还有不尽人意,比如他在分析输入时只简单的提到输入的类型,虽然使读者对输入材料有了更广阔的了解,但对任务设计的思路却没有多大启示。书中充分论述师生在任务中的角色,反映了作者以生为中心的思想,然而作者似乎忽视了生认知技能等对设计任务的作用。还有在分析环境(settings)也没有提到时间和班的实际情况。

在国内,目前涉及任务设计的基本上是任务设计的注意点、建议以及原则(如《全日制义务育普通高级中英语课程标准》(P29);鲁子问(2002)卢莉(2002))尚未有过建立新的任务设计框架的尝试。

三)动态任务设计框架

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有着它自己的特点。它是英语师根据正确的思想和英语原理,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对象和材,对英语整体阅读最后阶段的任务活动,预先作出行之有效的策划,是英语育思想,思维流程和艺术的体现。

阅读后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对阅读内容的巩固和深化,使材料内容融入到读者的内容图式之中,以及发展习者的其他技能。

任务设计还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发点是阅读后阶段的目标,师根据材特点、师生角色、生心理特点和执行任务的环境设计任务来落实目标,这个过程的终结就是呈现在生眼前的任务。如下图所示:

情感/思想/文化目标

    认知目标  ─→    第一阶段     ←─  交际能力目标

    技能目标  ─→  确定目标  ←─  习方式目标

    材料特点  ─→    第二阶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