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目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2-07 18:24:27   

  

目标教学是一项合国情、规模大、影响广、效果好、有创建的教学改革.它从整体上改变了

课堂教学面貌,取得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而在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

一些只求“入格”不求“出格”、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的形式主义做法.为了使目标

教学向“入格”“神似”“特色”方向发展,本文就目标教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谈点

个人看法,以求专家和同行赐教.

 

一、注重情感目标及评价,这是开展实验的首要环节

情感培养既是教学目标之一,又是达成认知目标和智能目标的动力和手段,因而要始终把握

情感目标,并将其作为实验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来突破.

 

1.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落实情感目标的基础

 

实践证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端正学习态度,由此产生一

种持久的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用好这种评价,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其目标

层次和操作方法为:

 

(1)目标层次:接近→亲近→融洽→共鸣.

 

(2)操作方法及效果:关心和爱护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增加对后进生的感情投入,帮

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注重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并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感受到

老师的爱,从而可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应.

 

2.激发学习兴趣是落实情感目标的重要方法

 

要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标层次和操作方法如下:

 

(1)目标层次:不感兴趣→较感兴趣→感兴趣→很感兴趣.

 

(2)操作方法及效果:

 

①充分利用义务教育教材中提供的《读一读》、《做一做》等联系生活实际的材料,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处理“谈谈储蓄的利息”一节时,引导学生到各储蓄所调查利率情况.这

样既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

 

②结合教材内容,上好活动课,让学生从娱乐中产生兴趣,开发智力,从中学得知识.

 

3.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情感目标的升华

 

根据教材内容,适时激发学生“忠心献给祖国”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将学生的爱国之情转化

为报国之志,使学生的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这是提高实验质量的核心环节

1.把握好认知目标的着力点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课前定向、课堂操作,有利于知识点的层层落实和检测矫正,有利

于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及课堂教学的调控.我们根据《大纲》的要求将目标分为四个层次,

即识记、理解、掌握和应用.并对照大纲和教材寻找着力点:

 

(1)把握好每课时的总体目标,注重突出主线;

 

(2)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注重突出核心内容;

 

(3)把握好难点目标,注重突破难点;

 

(4)把握好疑、混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5)把握好延伸目标,注重促进优秀生的发展.

 

2.确立好智能目标的发展点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教学”,

所以从初一开始就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智能目标的发展点:逻辑思维能力,逻辑表达能力,数学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等.

 

(2)培养方法举例:一是在讲授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的形成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

力和逻辑表达能力;二是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三

是在例题教学中,注重启导学生发现解题思路、寻求解题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等.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为了从整体上优化教学系统内部各因素所组成的环节,控制和协调教学过程中各种主要环节

的内在联系,发挥最佳课堂整体评价优势,我们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形成了

既可培养学生能力,又适合学情的五环节结构的开放性模式,即“铺垫导入,明确目标;自

学指导,评价质疑;疑难疏导,落实目标;思维启导,变式训练;规律寻导,深化目标”.本

模式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目标是教与学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其一,目标调控课前准备,

既调控教师的备课,也调控学生的自学;其二,目标调控课堂教学,既调控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调控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三,目标调控课后,既调控课后差生的补救,也调控课后对优秀

生的强化、发展和培养.

 

(2)评价调节性原则.评价是教学的动力系统和调控系统,它作用于从制定教学目标开始

的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形成了评价系列,并注重用评价手段来调节教学活动.

 

(3)可操作性原则.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基本操作步

骤服从于主题目标,具体的操作方法灵活多变,构成有较强适应性和选择性的策略.

 

(4)整体性原则.把教学作为一个系统,立足整体,全面运筹,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诸多

因素及其相应关系,以取得理想的整体效应.

 

(5)发展性原则.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大面积提高教学

质量.促使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秀生强化.

 

三、坚持分层设标、分类推进,这是提高整体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大,所以教学不能一刀切,必须采取分层设标、分类推进的办法.

 

1.分层设置教学目标,分类推进

 

具体做法是将教学内容及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解,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分为若干层次,要

求学生分层达标.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可达到人人有所得的目的.

 

2.作业训练,分层达标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类、分层次的系列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既巩固了双基,又发展

了智力,并减轻了学生负担.如,按要求使全体学生完成A组练习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尽

量穿插B组习题来解决他们“吃不饱”的问题.

 

3.反廓矫正,评价调控

 

(1)抓好前馈,预防差错.平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并根据以往的经验,有针对性地给予前

馈,告诉学生在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在后一阶段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等.

 

(2)课堂反馈,及时矫正.学生看书、做课堂作业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评

价纠正;教师讲课时,根据学生的面部表情的反映和提问等,及时给予反愧矫正.

 

③课后反馈,当日矫正.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及时开展解题过程中思维

方法的反馈,搞好培优辅差.

 

四、加强实验效果的统计、分析、研究,这是深化目标教学的有效环节

在开展数学目标教学及其评价的教改实验中,要始终坚持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在情感目标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分类推进、反馈矫正等方面,既要积极实

验,又要注重实验数据的统计、资料的分析和效果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深化改革,达到预

期目的。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