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语文教育何以立?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8-12 08:25:10   

所以,探明它的本质属性,应该是十分必要的。

为实践指明方向。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风起云涌,语文教坛名家辈出,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

局面,显示出勃勃生机。然而,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曾经开风气之先的语文教学改革竟变得沉寂,教育的发展竟然还遇到了语文的瓶颈。语文教育中的少慢差费现象并非没有多大的改观。上个世纪末的那场语文教育的大讨论,给了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当头一棒:自己努力实现的理想,竟然全被否定!岂非咄咄怪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苦苦思考,企盼语文教坛梅开二度,语文教改的第二个春天来临。

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育性质观上的“统一”论,也并没有给广大的实践者以想象中的推动,我们的语文教育并没有象新课改的设计者当初所设想的那样,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相反,在一些课堂上,非语文的东西大行其势,表演进课堂,随意的引进电视节目中的“焦点访谈”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作法。让语文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尤其是一些地方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竟越来越不象语文课,基本上在干着其它课的事情。

“语文教育是什么,语文教育干什么”之类的,上个世纪的疑问,在这个世纪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答。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本体论的指导。

在实践中,语文教育到底该沿着什么样的方向前进,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语文教育脱离了语言,离开了言语,这样的语文教育其价值何在?这到底还是不是语文课?表面看起来,这好象是一个缺乏学科标准的问题。其实,还是一个本体不明的问题。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语文课,怎样的实践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的实践?“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以及其它的诸多的什么性,都没有让我们的语文教师心明眼亮,反而让它们无所适从,让他们吓干莽撞。

语文教育向何处去?这一问,时刻在撞击着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心灵,也是每一次语文教育处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很多有思想的一线老师的疑惑。

当今时代,如果我们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语文教育本体论问题上拨开迷雾见太阳,相信,就一定能够给千千万万的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一个满意的答案,使他们少走或不走弯路。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在语文教育本体问题上的探索,让我们避免了从零开始的艰难跋涉,可以从他们的那里吸取营养来滋养自己。

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几千年,虽然正儿八经的探讨这个问题的专文、专著还没有,但零散的议论还是虽处可见的。那么,在我国几千年的语文教育史上,先哲们有过什么样的探讨?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发表在1997年第5期《江西教育科研》上,对在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思考。现在引用部分如下:

“纵我国古代、近代乃至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可以窥见本体的演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因其本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其主流看,大致经历了一个教化本体、智能本体和人文本体的演变过程。”

“古代至近代初期为教化本体;近代中期至今为智能本体;现今以后为人文本体。”

所谓的教化本体,指的古代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教化基础之上,是围绕着教化来进行的。《学记》中就提到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由于古代的教育是文史哲不分家的教育,教育就是指语文教育,“教育”和“语文教育”这两个概念基本上是可以互换着使用的。并且越发展到后来,教化的思想就越成系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全部齐备。“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教材,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教与学的方法上,讲究的是“化”。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就是“化”的方法,也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像春风那样亲切、温柔,像夏雨那样滋润心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将教化的内容“化”入内心,“化”进脑髓。从学的方面说,就是要得意忘言。言是获意的手段,获意后,言则可忘。在这里,“意”指思想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柳宗元的论述较为典型。他将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为“文以明道”。指出:“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要之之道已耳。”①很明显,道在文之上,学问的目的在于“明道”,在于接受思想教育。“辞”只是“道”的载体,自然,“明道”之后,可以弃“辞”,这根本不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更象是在接受思想教育。

智能本体是指以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为根本进行的语文教育。近代中国,国门大开,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有感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纷纷写文章作演说出书报,呼吁开发民众智力,教育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19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语文教育在智能上提出了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将“智”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且位居“德”之前。1923年,由叶圣陶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突出智能这一点上旗帜更鲜明。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①使学生自由发表思想;②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③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④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会说、会读、会写、有兴趣。很明显,语文能力的培经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养已经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至于建国以后所颁布的结果教学大纲,就更把语文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1992年的大纲和1996年大纲,单独提出了智力开发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