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更新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学习创新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4:40:45   

    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走向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育的伟大使命。育创新的基础是手段的创新,长期以来,我们的,习惯于知识的传播,我们的师习惯于扮演传道士的角色,我们的生习惯于跳钻师的思维魔圈,从而使丧失了应有的多姿多彩和生动活泼,步入了程式化、模式化的怪圈,使得生创新的火花往往得不到呵护,反而常常被无情地扑灭。育需要创新,师渴望创新,生呼唤创新,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更好的实现素质育,师应在课堂内有限时间内,充分发挥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让到更多的知识,更要使会获得新知的本领,培养生的创新能力。
    一、设疑引思,激活创新思维
    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鼓励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不断产生新设想。在习新课之前,我首先出示新课题,让大家自由发言,根据课题,你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让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去解决刚才同们提出的问题,读完课文以后,再让大家对刚才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这样大家虽刚接触文章,但已对文章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讲解起来就轻松多了。比如,在习《小音乐家杨科》这篇文章时,同们提出了十几个问题,像杨科是哪个国家的?他多大阿?为什么人们称他为小音乐家?他的生活怎样?结果怎样?等等问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改变了以往老师讲、生听的被动局面,使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也掌握了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的习方法。
    二、参与操作,激发生求知探新的兴趣
    让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知识抽象性与小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把客观的要我,内化为主观的我要,改变被动消极的习局面。我在讲授《威尼斯小艇》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动手制作。每人动手制作一只漂亮的威尼斯小艇。(2)同桌相互扮演船夫演示。让桌面当作河,书本、笔、文具盒当作水中的小艇,让生拿着自己的小艇在水中自由穿梭,体会船夫发驾驶技术。(3)设计。让生们都大胆地到黑板上设计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有的同设计水面,有的同设计两岸的楼房,再让同们把自己的小艇贴在水面上。不一会儿,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就诞生了。(4)扮演船夫。再请一位同上来扮演船夫,其他同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