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充分挖掘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材教法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19 14:34:33   

    
    在高中语文教学教改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综合性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诚然,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自有其特点,而高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更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那么,面对一个个具有鲜活情感和个性色彩的学生,面对日益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我们该如何促进语文综合性活动的有效开展呢?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总结。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尽管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促进实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这无疑打破了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人教版教材作为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其本身就包含许多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可以利用的素材。
  
    2003年修订教材(必修)和以往教材的最大区别,是结合单元教学或单元中某些篇章,直接安排了相应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这可以说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比如,新版语文第一册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有诗词单元之后的《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胡同文化》之后的“民居文化”,第二册中有小说单元之后的文学鉴赏解读、《兰亭集序》后的书法鉴赏练习。对这些针对性很强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如能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利用,定会受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诗词单元之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在学完每一首诗词后,先让学生尝试着写一两首诗或词,要求是要有真情实感,要有一些诗气词味,内容和体式要和谐统一;这样之后经过教师的批改评析,鼓励作者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的大作;最后,作为单元教学之后的回味反刍,还专门抽出两个课时进行了诗词朗诵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走上了讲台,因为出自己手,又读自己口,自然声情并茂、别具一格,赢得了其他同学的热情赞赏。 

    其次,要仔细找寻善于发现教材的“闪光点”,积极开展能丰富学生课文解读、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体验性实践活动。学习剧本单元时,可以在学生分角色品味揣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扮演角色,排演课本剧,如学生通过对剧本比较简单的《三块钱国币》的排演,达到了对剧中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内省体验,从而形成了他们自身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学习中国四大名著时(目前,除了初中已经学习的《西游记》,其他三部都有选文选入),大可以借题引申发挥,开展一些与名著解读有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如与《三国演义》密切相关的“畅游三国城”的活动(见《中学语文教学》张效松文,2004年第3期),解读《红楼梦》的“红楼撷英”活动、“你喜欢黛玉还是宝钗”的辩论活动;学到演讲词单元,可以马上要求学生学写一篇演讲词并发表演讲……。这样的活动,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又加快了他们建构知识的进度,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既使他们掌握了知识,又让他们提高了能力。  

    再次,引综合性实践活动入口语和作文教学,并以此作为对教材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补充。 
先谈口语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大都忽略了对口语的训练。然而口语交际能力又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把口语教学设计成学生乐意参加实践的活动。例如,可以设计成课前三分钟演讲,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实实在在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挖掘自己的演讲天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指导,还可以即兴地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辩论、答辩,像李密到底是应该对晋帝尽忠还是应该对祖母尽孝,莫泊桑《项链》的主题是什么…… 

    对于作文教学,为了有效提高提高学生表达的兴趣,激发他们交流的欲望,可以尝试让学生全程参与作文教学,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教师讲明要求——学生自主命题——写作——小组鉴赏评析——班级交流——教师总结延伸。这样的活动,因为学生成为主动的发现建构者,成为自主的实践者,他们的情绪自然高涨,兴趣自然集中,效果也自然显著。 

    最后,要积极实施“大语文”教学,灵活沟通校园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可以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利用不同时令节日开展的系列演讲像庆祝五四运动周年演讲,纪念九一八演讲,“我为我市发展献计策”征文等等;包括围绕某个主题需要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实地参观调查的活动。例如我和学生开展“感悟——练习书法艺术”活动时,曾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市古代文化艺术馆和北郊的市古墓博物馆参观临摹,还专门购买了一些书法名帖如龙门二十品、颜真卿《多宝塔碑》等临池练习,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热爱书法学习书法的浪潮。 

    综合以上四点看来,其实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关键是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善于寻找课程资源和学生活动的最佳结合点、切入点,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训练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合作。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