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阅读识字──轻松有效的识字法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4:05:45   

阅读识字──轻松有效的识字法 
上海卢湾师进修院 魏玉梅 张玲玲


  “阅读识字”是一种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所谓“阅读识字”的方法,就是通过听故事、说故事的途径理解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然后根据记忆(或跟随老师或录音),尝试阅读课文,在阅读活动中和生字见面。通过一个阶段多篇课文的阅读,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阅读识字”主要是在刚入儿童不识字或识字量很少的情况下,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汉字的方法。其识字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第1周至第3周)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

  这一阶段只要求熟悉汉字,不提具体的识字要求。每篇课文也是从听故事说故事开始。在听熟听懂的基础上,让生根据记忆(或跟着录音〕反复指读课文,一般指读3—5遍,目的在于提高生字认读的刺激强度,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在指读过程中,生自然而然地会对一部分复现率较高的汉字逐步化“生”为“熟”,这就为以后的识字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第4周至第12周)利用有意记忆,分批强化识字

  通过第一阶段十来篇课文的阅读,生已经熟悉不少的汉字。由于多次见面。生对这些汉字已经基本熟悉,而且已经度过了最高遗忘期,所以师唤起生的有意记忆,并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生就能比较轻松地记住这些汉字。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短,巩固率很高。这一阶段课文过程大致如下: 

  1、听故事说故事。上课仍旧让孩子听故事,一般每个故事听3、4遍,在听熟听懂的基础上。跟着录音说故事。 

  2、读故事。这—阶段已开始习汉语拼音,一些汉字生已经能通过拼读掌握字音。因此,这一阶段的指读较之第一阶段容易些。为了强化记忆,要求生将课文中需要认读的汉字做好记号,使生在指读时引起注意。

  3、认汉字。阅读之后,师出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汉字,让生通过指读句子中的生字,并自己认读小卡片等多种形式来熟记这些生字。


第三阶段(12周以后)先识后写,逐步达到“四会”

  1、每周安排2~5节(分成20分钟5小节)写字课、要求生分批书写已经认识的汉字,达到“四会”。在写字过程中,再一次复习认识的汉字。 

  2、课文继续进行。课文时听的次数可适当减少,因为会了汉语拼音,有了一定的识字量( 120个左右),所以阅读时可以不完全依赖记忆。

  3、开设扩展阅览课。把生带进阅览室,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与此同时,生自主识字能力也大大提高。阅读识字法遵循儿童的记忆规律,在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允许遗忘”,待遗忘率最高期过后再要求,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进行识字,充分开发了儿童的识字潜能,是一种较为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