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四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追求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3:55:03   

研究和改革任何一种事物,必须从其最本质的特征入手,小作文的探索也不例外,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住最本质的特征。小生的写作与别的文章一样,说到底无非是表达什么和怎么表达的问题,但他们的写作有其特殊性,就“写什么”这一点来看,由于小生年幼识短,社会接触少,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的经验和能力,不可能像中生那样在写作内容中具有深刻的广博性,而只能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或所见所闻。就其表达方式来看(怎么写),也颇显单一。至于各种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则都是后话。因此,写作内容的实践性(亲身经历、感受、耳闻目睹)和表达方式的单一朴实性是小生写作表现的特点。

然而,倘若写作均需事事亲身实践,但事实上事事亲为也不可能,况且有时候也没这个必要。所以,在小作文中,如何丰富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尽量让生挖掘写作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转化为 “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使其激发到“欲吐为快”的程度;鼓励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新大纲也明确指出:“要引导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激发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写想象的中事物。”笔者认为,这才是提高小生写作能力的重点,也是师指导生作文的基点。

写作方法、技巧的传授和指导,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师课堂的基本任务之一,曾记得冰心老人有一句话,说小生写作困难,“不是没话可写,而是不知道怎么写。”这话固然有理,但如果连写什么都还没有解决好,怎么表达应该是后话,不能急于一时。所以,我们不能把写作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就当作是“作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课堂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师总是不能把“开发”和“加工”以最佳的方式结合起来,特别是不能将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到生“所知、所想、所欲”的素材原料的开发上,结果不能使生真正将万千事物丰富多彩的内容转化为自己所需的东西,致使作文走上了本末倒置的死胡洞。

 如何把作文的重点放在“原材料”的开发上?如何做到既开发又加工?如何找到“开发”和“加工”的最佳方式?笔者认为:四结合作文能较好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即:积累、评议、写话、导改的四位一体。

 积累——是指语言材料的积蓄。目的是将生的习作直接和书本知识、社会生活挂起钩来,为习作做好铺垫。实践证明: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取决于生大量的感性的语言结累和反复的实践活动。新大纲中对生的阅读量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强调结累。因此笔者在实践中,除了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法、多种途径(例:感悟语言文字的特色,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熟读、背诵优美语段等。)注重语言结累以外,还积极鼓励生广读课外书,将自己认为必要的东西经过分类,抄摘在本子上或卡片上,我们称这本子和卡叫“采花本”或“采花卡”,第一方面是词语的积累。成语、谚语、歇后语、日常用语、描写性词语等都是摘抄的对象,日常用语还可分为:文具名称、蔬菜名称、家具名称……;描写性词语可分为两类:一是动态性的;如表示“看”的词,“走”的词,“说”的词,“笑”的词……。二是形容性的;如表示“快”的词,“慢”的词,“好”的词,“热”的词……。第二方面是好句的积累;重点摘录的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写得好的描写句。分类可以是粗线条的,也可以是细线条的。粗的可分四大类:人物描写句;景物描写句;哲理句;名人名言。细的各类还可分出各小类,如:景物描写句可以根据季节划分成春天描写句、夏天描写句……。第三方面是片断的摘录;可分四类;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第四方面的要求较高了一些,适用于高年级,主要是作提纲笔记和写心得体会,例:列小标题、列提纲、摘要点、写读后感等。第五方面是生活语言的积累。引导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