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对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的认识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3:32:51   

    3.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读写创”教改实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如何使语文教学发挥发展思维、培养创造性的学科功能 。在教学实验中,全体实验教师彻底改变了以前重分数结果、重结论,而轻过程的思想,对语文教学过程如何 激发学生思维、增强思维强度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了比较充分的考虑和设计,突出了语 文教学是一个创造思维过程的特征。汕头市第九中学周秀玲老师在执教《怀疑与学问》一课时,对指导学生理 解课文设计了三个问题:(1)通过语文例子使我们知道要以什么精神做学问?(2)我们应怎样看待书本和学问呢 ?(3)若只停留在前人的旧说上,将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思维过程,学生通过不断地 动脑筋和彼此讨论,得到了答案,但教师并不因此止步,而是再往迁移、创造的方向引导,让学生由课内而课 外,完成了对课外一幅漫画的质疑和评论,得出了属于自己的但还有待人生验证的看法,因为还有待验证,学 习也就还在过程中。南澳中学洪俊河老师执教《七根火柴》一课,引导学生把文中描写无名战士交给战友七根 火柴的画面印入自己的大脑屏幕,又请两组四位学生将文中转印入大脑的画面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出来,完成 了两次思维、两次创造的学习过程。只有把语文教学看作一个不断思维、求知、创造的过程,才可能保证以育 人为根本,使“读写创”一体的教改实验取得预期的效果。
    4.使语文教学实现“少时高效,轻负高质”的目标。
    “少慢差费”是人们对语文教学效率效益低的批评,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边批评着“少慢差费”,一 边又制造着“少慢差费”。如何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读写创”教改实验必然要探索和解决这个问 题。我们对实验课提出速度、密度、强度、高度的“四度”指标。“速度”对阅读、思维、写作而言,“密度 ”对课堂结构和信息容量而言,“强度”对思维的张力、创造的能力而言,“高度”对单位时间的效率效益而 言。现在这四项指标已经成为实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觉注意到的“硬项”,实验教学也在“少时高效,轻负 高质”方面有所见效。汕头市海棠中学吴丹洁老师在执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长文时,只用了一个课时 ,她只突出地让学生了解课文说明十幅浮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然后就自己最欣赏的一幅画面仔细研读, 由学生自己说出这一幅浮雕又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最后出示另一幅浮雕摄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要求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说明顺序来写一篇短小说明文。汕头市林百欣中学廖斌鸿老师执教《记一辆纺车》的长 文,也只用了一个课时,她重点让学生研读第9自然段“纺线竞赛”的场面,让学生自己评点其内容和写法,按 着又抽去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让学生体会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对文中场面描写所起到的作用, 然后把课文做为例子,要求学生用上述写法描写“班际接力跑比赛”的场面。这两个课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实 验教师对教材的大胆取舍,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处理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而不是面面俱到,生怕疏漏。她们 大胆取舍教材,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精心安排。这是建立在对教材体系比较熟悉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两个课例 ,就可见“四度”的指标在实验课中的落实。
    “读写创”教改实验要求在课内就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不把课内的训练留在课外,主张 不加重学生课外负担,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课外时空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爱好,去阅读更多的好文章、好作品 。
    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可以说是生逢其时,“民族创新能力”的话题正催化着创新的行动和成果, 但又因为大家对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这一问题的重视,我们对这个教改实验又觉压力挺大,尤其是面对存 在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更觉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中国的语文教学必然要接受“民族创新”浪潮的洗礼 ,才可能为知识经济时代做点贡献,我们作为走在比较前面的探索群体,我们愿意用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 语文教学改革的路途铺下一块基石。

上一页  [1] [2] [3]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