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贯彻课程理念,科学实施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实验体会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5-31 02:05:44   

不要总是担心高考不会变化而仍旧会是老面孔。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定会改革,只会沿着新课程的理念进行相关改革,一定会有利于推进新课程,会有利于学校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革,会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只会让改革者受益,而不会让改革者吃亏。随着高考方案的日臻完善和出台,不按着新课程方向走,沉缅在过去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师们,必定在改革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甚至会付出代价。

(三)

许多的实验教师面对新课程在很长时间内都抓不住实施的要领,找不到切入口,而且缺乏专业成长的平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帮助一线教师找到一些“抓手”,如在省内及时推开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海南省中学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课题研究与实验,将理念与操作技能融于一体,旨在通过课题的实验使老师们找到进入新课程的便捷路径,并在实践中帮助教师们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众所周知,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最根本的价值取向,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最根本的特征。新课程实施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就牵住了牛鼻子,抓住了要害。

从义教课改的教训看,推进当中核心的症结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制约着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以讲解和灌输式为主,学生机械接受,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推行新型方式则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多样特性:

主动性: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

独立性;不是在依赖条件下进行学习;

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能体现个性化;

体验性:强调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经验去亲自感悟;

问题性: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认真有效地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和实验,可以改变重教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从重“教”到重“学”的良性转变。因此,我们在高中新课程推开之时,就在省内推广这一课题,全省有21所学校参与了这项课题研究与实验。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海南华侨中学、海南中学、文昌中学、海口一中、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东方市八所中学等,都大力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结合学校自身资源和当地实情,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使语文新课程焕发出光彩。

要用好教材实施好新课程,除了专家引领、主体反思外,同伴互助必不可少。这是完整意义上的校本研训。为帮助教师们找到专业成长的主体平台,我们在澄迈县、琼海市建立了省级校本研训基地,要求各高中语文组建立校本研训制度。一些学校认真开展“三次备课,两次反思”活动,有的学校为了促进教师尽快提高技能,采取“打擂台”上研讨课的办法。如澄迈中学语文组,每两周举行一次“同课擂台”活动,每次5──6名教师执教一节公开课,每次执教同一个课题,男女老少人人参与,每次选出一个擂主,每次课后由同事评,科组长评,专家面对面评,再由执教者自已反思。老师们感觉这种方式收获很大。很多学校利用网络平台提升教师,我们也在全省组织网络评优活动,并成立全省性的学科中心教研组,分不同区域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帮助教师实施好新课程。我们想,只有组织实验者融进专业成长的平台,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养,新课程的实施才具有坚实的基础。

人教网作品

上一页  [1] [2] [3]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