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28:05   

新工时制度推行后,课余时间相应增多。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生个性健康发展,新课程计划对大纲进行了调整,构建了由“科”和“活动”组成的课程体系。由于小语文具有习内容的广泛性和综合性,习形式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我们语文师应树立“立体语文”的育思想。语文课堂与“非形式的课堂”并重,变“坐着”为“站着”、“走着”;变传统的师生单向、密封性的过程为多元、多向的习过程。充分发挥活动课习者自主参与的主动性,活动空间的开放性等特点,让语文科和活动有机的紧密地结合起来,给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空间。

我认为,课堂和活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交叉发展的,相互渗透的,应是立体的概念,而不是孤立的。课内课外不能割裂开来,既可在课中活动,如根据课文内容,指导生将有些篇目改成小品,课本剧等,以活动的形式再现文章内容,刻画出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让生的自身参与去体验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其实也是生的认知过程,再创造过程;也可设专门的活动课,如欣赏课、阅读课、竞赛课、口才训练课、思维训练课等;甚至走出校园,到社会这一大课堂。

几年来,我对语文科活动课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和探索。

第一、要以生为活动主体,突出趣味性。

法国育家卢梭说过:育的艺术是使生喜欢你的东西。根据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特征,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而且好动、好胜。课堂中有活动或有专门的课让他们活动,设计更多新颖有益的课外活动,让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经验。强调生主观能动性,利用生好奇心和表现欲,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文《新型玻璃》本是一篇枯燥的说明文,但我在备课中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将这节语文课的习变成一次产品发布会,将生的身份变为生产厂家代表以及记者,生或以记者身份采访,或以发言人身份介绍新技术、新产品。首先,老师提示生,在习时设想自己若是两种不同的身份,将怎样很好的扮演角色,留给生一个必须习的空间;新型玻璃的名称、性能、用途……用这种角色互换的方式,生参与,兴趣盎然,甚至设想出许多用途更广,功能更全的玻璃。生动脑、动口、动手,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接受了信息,提高了能力,间接地认识社会。还折射出新技术不断产生,社会不断发展的时代光芒。课堂不再是单一的、平面的、封闭的,而是多元的、立体的、开放的。

第二,要拓宽生活动范围,努力实现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内到课外,从书内到书外的转变。

1、课内外衔接。指导生看书读报,作“小灵通”,根据生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开设班级“广播台”、“电视台”,让生做小播音员播新闻;在过写板报稿后,发动生当小记者,留意观察、搜集材料,如新人新事、热点问题、班级新闻、校园采风等;班级写作兴趣小组的同当编辑;同上台当播音员念自己或他人的稿件,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在看、写、论、说的过程中,锻炼了胆量,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让生在家录下课文朗读录音,在课堂上评价,然后逐步发展到录课外读物,讲故事等。生认真对待这特殊的“作业”,精心录制,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录音机传出,无比兴奋。这一活动给每个生提供了朗读和赏析的机会,使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很快。阅读欣赏课,习课本和课外书上文质兼美的文章,并配乐朗诵,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听到感情充沛的朗读,对朗读的和欣赏的同来说,是双边的活动,既陶冶性情,提高欣赏水平,又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经常组织生参观、访问,参加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智力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生有了实际的生活体验,有了写作素材,有了真情实感,写“活动”,写“场面”等,不再闭门造车。

2、活动内容可系列化。高年级过的成语较多,为了培养成语的兴趣,我多次举行“成语趣味运动会”,有成语故事、成语相声、成语接龙、成语之最、根据表演猜成语等项目。变生用“脑”,用“心”,为用“嘴”、用“手”、用“身体”;如前所述的小记者、小编辑、播音员,包括生自办的小报,语文活动课的节目主持人,简直可以组成一个“编辑部”或“电台”(电视台)。同们利用课余时间翻阅书刊、摘录资料、整理编辑,使得小报和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培养了听、说、读、写、采、编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了习语文的兴趣,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生的创造潜能。

3、展示时代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告已深入我们的生活。抓住这一热点,开始阶段我让生模仿广告,生很感兴趣,从跃跃欲试,到能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生已经经历了听、看、记、演的过程,多种器官进行了参与。然后逐步引导生欣赏一些精品广告及广告载体之一——广告词的精妙,体会语言艺术在广告中的重要性,如双关、反语、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广告中的运用,锤炼词句,提高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第三、注重生思维发展,培养创造性精神。

发展思维是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