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自制课件 恰时运用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32:43   

自制课件 恰时运用

----《趵突泉》重点段电设计

江苏省常熟市元和小 彭艳秋

   《趵突泉》是一篇看图文,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公园的美丽景色。形象细致地描绘了泉水的清澈,大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字里行里充溢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爱美情趣。课文的重点段是第三自然段,我在过程中,恰当运用自制课件,创设与课文相吻合的意境,使生入境动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媒体,创设意境:
    心理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最初的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能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乐于接受。
    在第三自然段时,媒体由远及近,徐徐向生推出趵突泉公园美丽的景色,清晰展示池中鱼儿在绿色的水藻间快活地游玩,三个大泉向上冒出晶莹的水花,形如玉花,势如热浪。白色的水雾飘荡在绿色的水面上。美妙的画面,轻柔、典雅的音乐,使生进入了多媒体课件创设的优美意境中,生深深陶醉,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媒体,体会意境:
    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生辨析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用准确的语言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如:生观赏池水的画面后,媒体在画面上叠上句子:池水很清。再让生找一找、读一读书本上描写池水的句子。这些新信息,如给生“注射”兴奋剂,他们便从课文到画面,对照思考。通过看、读、想、说,生体会到作者用具体的景物把池水的清澈写清楚。接着,让生在第二自然段中寻找描写泉水清的句子。生很快地说出,由于池水的清浅,能清晰地看到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这时,媒体再次展示池水清澈见底的画面,在美的意境中,让生直接从媒体里获得与课文内容的一致性,加深印象。
    作者描绘趵突泉那活泼的动态景观时,把所见的景色和自己的联想、感受结合在一起写的,看到水昼夜不停地从大泉眼里往上涌,觉得“像煮沸了似的”,联想到他们“好象永远不知疲倦”,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我让生抓住“冒”字细细体会品析,作者是怎样围绕“冒”字运用恰当的比喻与拟人的方法把大泉写具体形象的。形象的动态画面为生理解抽象的文字提供了依据,而对文字意义的理解反过来又丰富了画面的再认识。图文互补,相得益彰,生对趵突泉美的感受又深化了一步。
三、运用媒体,激发想象:
    伟大科家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作者描写冬天的趵突泉是那迷人,那么幽美。媒体设计制作了一层白雾从水面上冉冉升起,在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生边读文,边赏景,展开想象翅膀,产生种种遐想。他们感到:冬天的趵突泉水面上,笼罩着一层白雾,一切变得朦朦胧胧的,恍如进入了仙境似的,是那样的美。生把感受到的美用语言的美来表述,用描述画意来取代词句的理解,使课文的意境经过想象变得更丰满、更优美。使生的说、读、想的能力得到有机的训练,感知、想象、思维、创造的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