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爱! 不止一种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4:30   

习宽容、忍让、理解、与人合作的机会。其次,对于自家的“独苗”,家长生怕他在外面吃亏。再次,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家人的关爱照顾当成理所当然。这种过度关爱的结果是孩子心中无父母,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坚辛,又怎能产生感激之情呢?在平时,我们可利用故事、风俗习惯会感激。记得有一篇文章里提出“四个一”,笔者觉得非常不错。一个拥抱:当家长不舒服时,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拥抱,习施予爱心和同情;一句“谢谢”:当家长为孩子买了玩具时,别忘了要求他说声“谢谢”;一个亲吻:当家长陪伴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把他揽进怀里:“你玩得真开心,亲亲妈妈”;一张自制贺卡:当家长生日或重要的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制作,送给父母和爷爷奶奶等。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孩子感激他人、关心他人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其感受行为的积极结果。比如有些孩子很有爱心,有好吃的先想到别人,有好玩的先让给别人,看到别人有困难总能主动去关心。可是,友善和关心,可能得到的却是消极的结果,例如自己总也玩不上喜欢的玩具等。时间久了,他会产生一种“好心没好报”或“吃亏”、“窝囊”的感觉,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做了。这时,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引导,肯定孩子的关爱行为,让孩子知道这样做,父母、老师、同伴都很喜欢,使他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同时认识到爱与被爱的互动。

三、从“小爱”走向“大爱”。前苏联著名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任巴甫什中校长时,就在校门屏风上写有这样一个校训:“要爱你的妈妈!”有人很不理解,问他为何不写“爱人民,爱领袖,爱祖国”,他回答说:“对孩子的育应当从具体的形象入手。试想,一个人如果连他的妈妈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此言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很多校已经把“孝心育”作为校本课程,甚至有些校还专门布置了“给爸爸洗一次脚”“给妈妈洗一次手”这样的特殊作业,对长辈的爱进行回报,通过“理解父母的爱,把父母的爱化为自己努力习的动力,逐步培养生爱他人、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最终达到爱祖国的目标。”可以说,一个生能否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体现方式是多样的,但其中是否孝敬父母便是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一。

爱需要表达,爱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做人的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会感激父母给予生命,来体验世间万千;会感激朋友,为自己排解孤独,分享快乐……让孩子会感激,会去爱,也就会了生活。

 

上一页  [1] [2] [3]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