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用健康心理指导教育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2:07   

用健康心理指导

 

师是一份劳心劳力的工作,既要组织,又要管理生,工作压力大,工作细而繁琐,因此,当遇到调皮的生或抵触情绪强烈的生屡不改时,师们会感到身心疲惫,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一时冲动,运用了不恰当的育方法,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错误。

据报导:1999年10月6日,陕西华阴一女师因班上的一名12岁的男生“生性调皮,难于管、偷窃”等,强行在其脸上刺了一个“贼”字。对此,该女师解释说:“此时此刻心中装着的全是对生的善意,全是‘恨铁不成钢’的冲动,想借此唤回他的自尊心。”无独有偶,2000年10月16日,湖北黄陂城中一名师14耳光打向初中女生。对此,这位师说:“打她是因为对她严格要求,如果不是因为爱她,对她关心,就不会打她了。”

个别师甚至因为“爱生,出发点是为生好,为了他将来能成材”,做出了有违师德的举动:有的师强迫生吃苍蝇,有的强迫生去打违纪同的耳光,有的师甚至强迫生下跪等。

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个别师中存在着心理问题,这一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育法》和《师法》都明确要求育者“关心、爱护全体生,尊重生人格,促进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一个合格的师在关心、爱护生的同时,更应该尊重生的人格。

我们都知道,没有爱就没有育,说明爱是育的前提。热爱生是每个师的职责,师只有真心地去爱每个生,才会换来生对师的爱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是生对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使会如何爱他人。现实中,许多老师都知道师应该爱生,但由于在许多师思想中存在着“师是育者,生是受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爱生意识,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师成了施爱者,生成了被动的施爱对象,从而失去了生的主动性。这种带有爱的育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反而,因为“爱”,酿造了许许多多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联合国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世界育委员会,曾鲜明地提出“会求知,会做事,会共处,会做人”21世纪育的四大支柱。这就要求师重视对生进行爱生活、爱习、爱他人的育。当前实施素质育,要求师树立“以生为本”,“以促进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每个师不仅要懂得爱生是自己的职责,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生。

生之所以为生,就是因为他们蒙昧无知,有缺点,不懂事,甚至会犯错误。做老师的,年岁长于生,阅历丰于生,知识多于生,涵养胜于生,对生的缺点为什么不可以宽容一些呢?哲人曾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做老师的,就更没有必要揪住不放。试看近些年屡屡出现的训斥生、羞辱生、体罚生乃至变相体罚生,其根源之一就在于个别老师过于强调师道尊严,严格变严厉,严肃变严酷,导致师生对立,关系紧张,以至酿成怵目惊心的悲剧。

说句心里话,现在的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骄”二气严重,心理承受能力差;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已不知不觉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了当今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一扇快捷的窗口。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生一族,对“网络”更是情有独钟,一“网”情深。“网络”世界给人们生活、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泡网吧”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网上垃圾”也开始日益侵蚀生洁白的心灵,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一些生因此而无心向,逆反心理严重,有的面对老师的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