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泪光闪烁的习作课堂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03:59   

    老师,您在习作课堂中感动过吗?您的生在课堂上曾经泪流满面吗?我欣慰于自己的感动和泪水。我不想遮掩自己的这份感动和内心深处的震撼,我曾经与生一起分享过这份心灵的洗涤和湿润。那时我和生一起穿行在流泪的习作中,用生命的手掬起一捧捧晶莹的心灵泪花。我们营造着一种情的氛围、一种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氛围、一种沐浴在和谐的人性之美的氛围。我感动了,生感动了,泪如泉涌般!
    那是2004年5月8日晚,发生在重庆市万州区向家小六(1)班室的一个真实故事(当时我在那里支)。上晚自习时,我把班长向东的习作——《爸爸,快回来吧》,让他们品读欣赏,没有想到生发自肺腑的、充满灵性和智慧的真情表白和泪光闪烁的情景让我终身难忘!
    当生反复阅读、交流习作后,我补充:向东的习作,从爸爸的突然去世写起,交代了爸爸的死因,家里失去经济来源的困惑以及爸爸死后对妈妈身心的影响等。他将痛失亲人的悲痛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可谓字字情思,句句血泪,读来真挚感人。好,现在就让我们再次来欣赏这篇习作吧。
    当我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完第二段时,我无法控制自己,随手用面巾纸揉了揉已湿润的眼睛。与此同时,我看见有好几个生已低下了头。再往下读时,我几乎是含泪吐字,断断续续,停停顿顿,有时甚至哽咽了,其中多次摘下眼镜擦拭泪水。然而下边的生有的两眼噙满泪花,有的抽泣,有的已捧头痛哭。当我沉痛地念完全文时,泪水情不自禁地再次滚落下来,此时全班在场的55个生没有一个不低头痛苦的。哭声充满六(1)班室,哭声弥漫整个向家小。这揪人心痛的场面,令我永远感动!在这里用这个故事诠释“面对纷繁的世界,面对短暂的生命,感动是对存在的膜拜”一点不夸张。感动的那一刻,我和生却拥有了一切。这篇习作感动你我,感动生。这篇习作照亮了生,也照亮了我自己,随之而来的感动,我真的无法拒绝!
下课铃声响了,但没有一个离开室,他们依旧在哭泣。我只好痛心地走出了室。第二节课上课铃声响过后,我缓缓走进室时,看见的依然是生低头痛哭的场面,只是哭声小了点而已。生的情感被激活,心灵闸门被打开。请听他们的真情表白吧。
    师:今晚这感人的场面,令我终身难忘!令我永远感动!肯定你们有同样的感受!那么,你们由此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向东的作文句句包含对父亲的思念,催人泪下,连老师也多次流泪了,写得真实感人。
    生:今天听了向东的作文,首先为他失去亲人感到悲痛,同时也深受启发:作文只有真情真意,才能打动人,才能让人信服。因此,我今后作文,再也不胡编乱造,“闭门造车”了,一定要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
    师:对呀,记事写人,唯有真心真情,才能感动读者。
    生:泪水是真情的流露。今晚的泪水,今晚的哭泣,实在感人,让我们难忘,让我们痛心!向东痛失亲人,也等于我们也失去了一个亲人。伯父,安息吧!
    生:泪水依旧挂在我眼角,哭声依旧在室回荡,心依旧在隐隐作痛。向东的爸爸只有39岁呀,然而他离向东而去,离我们而去。今晚的泪水,今晚的哭声警示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命勤奋习,不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掌声)
    生:对呀,生命诚可贵,对于我们每一个来说只有一次。因此,在短暂的人生路上,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生:我们不仅要珍爱生命,也要珍爱现在拥有的父母之爱,师生之情,珍惜所有点滴之爱。在此,我真感谢向东,是你让我明白了这些。(掌声)
    生:听了刚才同们的发言,我很内疚。老师,我对不起您。以前我作业书写潦草,你叫我重做,我在背地骂您……老师,我错了,请相信我,今后我再不这样了。也请老师仍像以前一样,关心我,我会感谢您的。(说完低下了头)
    师:很好!今天,终于让我读懂了你纯洁、真诚的心。你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敢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值得大家习。(掌声)
    生:向东,虽然你失去了父爱,但你还有姐姐、妈妈关心你;还有爷爷、奶奶疼爱你;还有老师关爱你;还有我们小伙伴……(他泣不成声)
    生:我想对向东说,向东,希望你化悲痛为力量,不要因为失去亲人而影响了业,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好好读书,报答失去的爸爸,还有你的家人,同时希望你今后的人生路上铺满鲜花……
    习作课需要泪光闪烁、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正像干涸的荒野需要甘霖、冰冻的雪原需要暖流、寂寞的空山需要鸟鸣、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这种感动是生与习作的直接对话,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是小作者向东之情、习作之情、生之情、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习作育的最大魅力在于她的“情”和“美”。在习作中,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生的习作情感,使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领略习作的艺术情感,提高习作素养和生命品位,这才是习作的最终目的。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