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中国民族思想的特质:历史的先见——罗家伦文化随笔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8 14:05:44   

  
  
  四、理学时期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对佛老之学的一种反动,早在 唐代佛老之学最盛的时候,已经在酝酿中了。本来儒学在唐代还是相 当尊重,国家选拔人才,亦以儒学为准。到了唐末宋初古典派的儒家 兴起,便力倡排斥佛老之学,先有韩李,后有欧阳修。唐至北宋这一 段时期,也可以说是中国在自己创造佛教。冯友兰先生称这一派的人 为新儒家,他们将儒学里面缺少的形而上学部分,加以补充,因孔子 只讲人伦、社会、教育,不谈性理与天道。孔子不是不懂形而上学, 他说过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性理之学。不过他不讲,他有另外的 一种境界。宋儒吸收了佛教思想中的形而上学部分,融化后拿来补充 儒学,成功了性理之学。他们决不承认理学是佛教的思想。理学之中 又分程朱与陆王两派别。此一时期自宋至明为止。
  
  
  五、朴学时期 明末清初,中国思想上又发生了大的变动。此时 中国已开始与西洋接触,耶稣会的教士将新兴的科学思想介绍到中国 来,而又因受满族统治,革命的民族思想也发生了。由于西洋科学思 想的接触,乃不再谈性理之学。如颜习斋、李恕等,均讲实用之学, 研究数学与地理学。在儒学部分终而变为考据之学,用极严谨的归纳 法来考据经典。而欧洲的学者如培根,却是拿科学的归纳法去研究自 然。在反对异族统治的部分,在思想上变成了民主主义,如黄宗羲的 原君原臣,反对专制,比卢梭的民约论,早了一百余年。这一时期的 思想讲实讲考据,故又称朴学。至于此后的思想,由于鸦片战争,西 洋思想再度进入中国,便进入到科学思想的时代了。
  
  
  以上是中国思想变迁的大概情形。就中国本身的文化遗产而言, 儒道墨法四家之中,可惜墨家法家早衰,只剩有儒道两家。道家因为 加上了佛家的力量,故道家也成了中国思想中的重要部分。每一时代 所着重的地方虽有不同,但思想的主流,总是少不了这几家的学说。 根据已经讲过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外来影响,我们现在可以 来看中国民族思想的特质。
  
  
  一、尚人伦 中国思想最重人与人的关系,是人本主义的思想。 这个思想是儒家发达得最厉害,孔子讲仁、讲忠恕之道,所谓仁,便 是将人的性格发出去,忠的意思是推己及人,恕的含义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处处都着重人与人的关系,要在好的人伦关系之上,建立 一最发达最平衡的社会。孔子亦讲重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 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民无所措手足。” 因为当时名实不符,他希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尽其道。君有君应 尽的责任,臣有臣当守的本分。父对子的慈爱,非为物质的目的,而 系出于本心的慈蔼天性。子的孝父,亦不是为报酬、为名誉,是出于 纯真。孔子还讲义。行而宜之谓义,尤其对朋友的关系重在义。其次 也讲礼,讲智,他提倡人们从仁义礼智上去求发展。孔子以古来的思 想,加上自己的理想,发挥人性想建设一个最和谐最美善的人伦关系。
  
  
  二、去玄学 中国思想少玄学的部分。孔子是见鬼神而远之,他 的儒家思想里不谈宗教,只谈哲学的真理,伦理的哲学。他不否认宗 教,不反对祭祀,祭祀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他所指的天命,也不 是天父或神,而是真理。
  
  
  三、集大成 这一传统也来自孔子,所谓集大成主义、是融和一 切。培根讲求知的方法,有蜘蛛式的吐丝法,蚂蚁的搬积法,蜜蜂式 的采蜜法,孔子却讲集大成法,因为这样,中国便容易接受外来的思 想。在西洋,哥白尼的地动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比人和猿猴同一祖 先,均引起西洋人猛烈的反对。1922年美国有一中学教员,即因讲进 化论,而被辞退。在中国却没有。中国很乐意吸收他人好的思想。
  
  
  四、与自然融合 中国的思想家,觉得人是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 与自然合而力一,只有在整个自然的中间,方可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西洋讲征服自然,印度讲崇拜自然,中国则从了解自然之中,与自然 合一。中国也有讲征服自然的,如荀子:“大天而颂之,孰若执天命 而用之。”此天乃自然之天,但此说未盛行,中国的自然科学因此不 能发达。
  
  
  五、主容忍 此一思想的特质,可以从对宗教的容忍上看出来。 中国从来没有宗教的残杀,历史上确曾有过魏武帝、唐武帝、周武宗, 三武杀僧侣的事情,但都是因为牵涉到政治的问题。如唐武帝杀僧侣, 因为佛教徒要叛乱。至于韩愈、李德裕排斥佛老,所排斥的是佛教的 组织,是因为僧侣不生产,并非在思想上反对佛老的哲学。而韩愈的 至友之一还是个和尚。至于今日中国西北的回教问题,那更是政治的 关系。
  
  
  六、爱大同 中国的民族国家主义思想,要到明末才发达。过去 中国所讲的,是治国平天下,想像中的是一个“天下国”而不是狭隘 的“民族国”。国家的观念,十分淡漠,因此没有偏激的国家主义, 也没有国际主义,而是讲大同主义。
  前面所提到的中国民族思想的特质,是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深 置在中国民族之深处。即使一时有残忍险恶的反动发生,但这是违反 中国民族思想的素性的,要以一时的反动来淹没数千年的文化传统, 更是不可能的。我们并非以中国人的态度,来论中国的思想,我们觉 得世界欲生存,文化要光大。中国的思想趋向中和,崇尚仁义礼智, 在一个和谐的人伦关系上,建立大同的人类社会。这一种思想,既不 鼓吹仇恨斗争,也非厌世离世,在当前的世界上,实在是一条思想的出路。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